第二十三章 龔葉之爭(2 / 2)

邱瑞隻是一瞧,便喜道:“回稟縣君,那是吾兄邱易的後衛曲。”

龔彰若有所思的撫須道:“本官記得在十日前,令兄的那曲軍士還尚不如意。不過才十日間,令兄麾下的軍士便如此的仰揚雄壯,士氣極盛,莫非是你們兩個的功勞?”

邱瑞拱手拜道:“非也,非也,吾兄向來訥言敏行,腹中自有乾坤,此皆是他自已所操,我與朱賢弟並未相助。十日前部曲軍卒尚不如意,隻是他初掌軍伍之事,尚不熟悉,待得熟悉之後,自然顯露其才了。”

龔彰奇道:“哦,不知令兄的武藝兵法如何?”

邱瑞稟道:“吾兄不愛讀書,兵法未知,但喜行獵,引弓而射可百百中。”

龔彰喜道:“哦?他這練兵之才已經不錯了,待會可再看看他的箭術如何。”

葉華在旁警覺的道:“縣君,你答應我的後軍軍司馬一職,莫非又想反悔不成?”

邱瑞一驚,原來縣君龔彰已經與縣尉葉華議及後軍軍司馬改任之事了。原本此職是留給表兄付薪的,可是付薪直到此時還未前來召陵,隻怕是不會再來了。

十日前自已曾答應過,若是付薪不來,就讓縣君另挑良才而任之。話雖如此,本軍之所以能夠建成,全是依靠朱邱兩家之力,此職能留在自家,總比被他人所占得好。隻是欲求此職之人卻是縣尉大人,這便有些不妙了。邱瑞緊緊的盯著龔彰,看他如何分。

龔彰撫須微笑道:“本官今早似乎隻是可以考慮,好像並未答應葉縣尉什麼吧?”

葉華神色不豫,道:“你我何等身份之人,不反對便是答應了,就如我月前不反對縣君召兵練兵之事一樣,縣君這般推脫又是做甚?”

龔彰笑道:“月前時,本官曾提議再練千二百之軍,作為本縣的遊奕軍,以本縣為基,四處出擊剿滅黃巾蛾賊。縣尉可是極力反對的,死死抓著縣中的一千兵卒,不肯讓出百人的軍士為骨架,讓我練兵。之後本官借朱、邱二氏之力練得千二百之軍,不過才稍稍成形,縣尉便又想插手進來爭權,下哪有這般的好事。”

葉華微怒,胖臉不免有些扭曲,道:“縣君主政,縣尉主兵,這是我大漢的鐵律,縣君莫要忘記了。此軍雖為義勇,但戰力不俗,必須納入本縣尉的麾下,不然……恐有不妥之事。”罷,又朝許樸拱手問道:“許君,此事您瞧如何?”

許樸木著一張臉道:“縣尉此言有理,縣君萬不可違了朝庭之製。”

龔彰微微拱手道:“許君,此軍全是依靠朱、邱二氏之財而建成,為了能夠助朝庭平滅黃巾蛾賊,這兩家可是傾家相助本縣。本官曾答應讓此軍獨立於縣兵之外,並帶領此軍在平滅黃巾蛾賊時立下功勞,為此二家掙得地位與名望。若是歸於縣尉麾下,依縣尉之品性,必會死死的留守縣境,決不出縣境一步。如此,於國何益?於朱、邱二氏何益?如此大義之家,本官又豈能讓他們所寒心。”

許樸撫須點頭稱是,卻又道:“朱、邱二氏雖然動機不純,但其義氣卻為召陵之冠,不可讓他們寒心了,但也不可因此而違了朝庭之製。”

龔彰一愣,問道:“許君是否有兩全其美之策?”

許樸不答,卻轉頭道:“邱瑞、朱勉,你們二位年少有才氣,亦有義氣,可為罕見之璞玉,我欲收之為學生,不知你們二位可願否?”

邱瑞、朱勉一愣,許樸怎麼又轉問自已二人了?可是一聽明白許樸之言,頓時興喜欲狂。欲要為朱邱兩家掙得較高的地位與名望,無非是征戰立功後當官與封爵。另外便是有幸拜得有名高士的門下求學,得到老師與同學之舉薦,成為汝南名士,這同樣是提升門徑的好路子。

此二路一文一武,文的卻要比武的好上百倍不止,邱瑞、朱勉如何不願,當即雙膝下拜,五體投地的叫道:“弟子邱瑞、朱勉拜見老師……”

龔彰在旁看著不免有些吃味,不知許樸今日得是什麼瘋,竟會收下兩名商賈之子為徒。召陵許氏下聞名,不先輩,隻許樸之祖許慎,那便是下大儒、經學大家馬融都自稱不如的大高士。召陵許氏更與平輿許氏同宗,而平輿許氏三世三公,是為下一等一的大世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