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邱易入贅朱家之後,邱功並未聽聞邱易得遇過什麼明師,日日隻和兩名仆役混跡於山野密林之中行獵。WwW COM召陵的山野密林中也從未聽聞過有什麼隱士高賢的存在,那邱易所知的操練之法又是從何而來?
隻看邱易自己也不精擅此道,還與高區時時商討修改,便知這操練之法,隻是邱易一時的靈機一動,臨時所創出的。邱功不禁為自己所想而吃驚起來,若邱瑞與朱勉二人是得遇名師的少年英才,那麼邱易便可能是生的將帥之才了。
由此看來,召陵的朱、邱二氏欲要興盛,有邱瑞與朱勉二人便可以了。但是想要真正的大興,非得依靠邱易不可。
邱功並沒有將自己的想法告知他人,因為這不過是自己的私下猜想,無法可以證明其猜想的正確性。真了,隻會讓知曉邱易這不學無術,隻好行獵的贅婿之人笑掉大牙不可,因此隻能是默默的將猜想藏在心中,並將邱易所教的東西牢牢的記在心頭,將來或者也有用處。
其他三個能夠被挑出就任隊率的,也非蠢才,皆是邱府之中十分幹練機敏的家生子,接受能力較強,雖然也是初學乍練,但卻能夠很好的理解邱易所教授的新式軍操,於第二日白日間倒是可以一用。
時光如梭,對麾下兵卒操練的事宜,一切都如同邱易夢中的情景再現般進展著。邱易對軍伍之事並不熟練,為了能夠適應此時不同的戰爭形態,不得不依高區的建議,修改了許多,隻有隊列變陣之操沒有改變。
夢中的民壯們是聰慧、機敏、懶散的,現實的民壯們是老實、蠢笨、勤奮的,所以同樣的操練內容,在現實與夢中的進度都相差不遠。短短十日的時間,這一曲二百兵卒己經煥然一新,隱隱有了一絲精銳兵卒的意味,已然跟邱瑞、朱勉兩位麾下的新近操練兵卒們差不多了,特別是在軍陣的聚散離合之中要更勝一籌。
又一次十日之期的軍操會演到了,辰時一刻,中軍軍鼓如期響起,整個沉寂的軍營猛然間炸響開來,呼喝聲,叫罵聲此起彼伏,紛紛亂亂。隻有後衛曲沉默少音,每個兵卒並不見驚亂,隻是緊張急迫的低頭收拾自已的軍裝皮甲與兵械。先是在一什獨立的營帳外自己集合,再是至各自一隊指定的地點集合,最後至邱易中軍大帳前的校場中集合。
雖急不慌,雖忙不亂,不過才一通鼓剛畢,6平的那隊人馬便先岀現了,二通鼓才敲響一半,二百兵卒便齊齊集合在邱易的麵前。邱易站在點兵木台上滿意的點點頭,經過二十日的足食足練,十日的肉食苦操,麾下的兵卒們在精氣神氣質方麵已然擺脫了民壯的模樣。行動上麵更是迅,己有了一點精銳之態,想畢縣君大人應該滿意了吧。
邱易大喝一聲,“立~正,向~右轉,大營中軍校場,”跳下點兵木台又喝道:“跑步~走。”
6平、成齊等五隊率排於隊,領先起跑,兵卒們挾矛提盾負弓緊隨其後,邱易位於隊左下令,邱功、邱會、高區三人壓後。在第二通鼓剛剛敲畢時,來到了中軍前的校場中。
邱易一望心喜,除了點兵台上的縣君龔彰、縣尉葉華、許樸外,隻有邱瑞與朱勉二人及正在敲擊集兵鼓的鼓手,除此校場中並無他人了,看來本曲是第一個前來的。前次留給縣君不好的印象,今次隻怕是回轉了吧。
隻見右前方隱約出現一支軍伍,那是邱瑞的中護軍部,因為離中軍較近,所以也差不多前來了。邱易忙呼道:“批鐵甲兮……”
全曲上下頓時依著節拍,調整好腳下的步伐,整齊的唱道:“批鐵甲兮,挎長刀。與子征戰兮,路漫長。同敵愾兮,共死生。與子征戰兮,心不怠。踏燕然兮,逐胡兒。與子征戰兮,歌無畏!”
平日裏邱易在食飯前所教的雄壯軍歌,此時嘹亮的響起,頓時驚得縣君等人轉頭而顧,此時他們才現,原來後衛曲的兵卒們已然早一步臨近了,將先一步進入演兵場。
這二百兵卒雖是跑,但腳步不亂,隱隱的似乎隻聽見整齊的左右兩聲腳步聲。隻見此曲兵卒長矛斜朝前刺,木盾緊靠左胸,長弓背負在背,雕翎位於右胯,長刀位於左胯,拍髀隨身而掛。全曲兵卒精氣蓬勃,朝氣仰揚,讓縣君龔彰大感驚奇。
縣君龔彰轉頭望望隨後臨近的中護軍部,指著後衛曲問道:“二位賢侄,這是哪曲的軍士,竟如此的雄壯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