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巧用多媒體,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小學語文教材是一個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的倉庫。課文中富有文采的語言美、栩栩如生的形象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等使語文教學具有了得天獨厚的審美優勢,成為培養學生審美情趣的重要途徑。多媒體輔助手段的適時運用,能架起學生與課文之間的橋梁,幫助學生領悟到課文深層的內涵,獲得美的體驗。
課文《荷花》所表達的自然之美,蘊涵在圖畫和具體的語言文字之中,教學中我運用多媒體巧妙地引導學生感受課文情景的美和情趣的美。
為了使學生感受荷花的生長美,我抓住“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句話中的“冒”字設計了一幅荷花從挨挨擠擠的荷葉叢中冒出的情景動畫。教學時,我先讓學生看動畫,並用一個詞形容一下看到的情景。同學們說出了“長出來”“鑽出來”“伸出來”……這時我再讓同學們跟作者的“冒”字作比較,說說這個“冒”字好在哪兒?學生答道:“說明白荷花的生命力很強。”真是一字傳神,意境全出。通過欣賞課件仔細品味“冒”字,學生感受到了荷花那旺盛的生命力,那喜人的生命之美。
總之,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能有效的集合文字、圖像、聲音、動畫、電影等信息,製成大容量、高質量的教學內容,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思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巧用多媒體教學給人輕鬆,讓人快樂。經過自己精心設計製作課件,讓教師在靈活多變中教學,遊刃有餘中應用;讓學生學習中始終保持著興奮、愉悅、渴求上進的心態,這些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創新意識和探究精神的培養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教師對其運用不當,多媒體教學方式在教學負麵效應就會顯現出來。這也是教育改革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戰。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教學需要,做到相機適宜,不能為了追求所謂的課堂氣氛而盲目使用多媒體。要恰到好處地運用,優勢互補。教師在課前必須花大量時間仔細研究、精心設計、合理製作,做到巧用多媒體,優化語文教學。
參考文獻:
[1] 宋歌麗、張亞莉;製課件,優化教學[J],青年心理,2006,(11)
[2] 黃重芝; 運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小學語文教學[J],FTYCRFSY,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