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人的一生中,有兩個轉換性的階段,一個是更年期,另一個就是青春期。這兩個階段都是身心變化最為明顯的時期,也是人生的兩個重要階段。

青春期的孩子不再把父母當成偶像和英雄,他們渴望長大,有獨立的個性,不再像兒童時期一樣依賴父母,而是開始質疑父母的想法、思想、觀念。他們開始反感父母的嘮叨,開始嚐試著掙脫父母的束縛。孩子的變化來得太突然,那個曾經乖巧的孩子變得有些陌生,這讓父母有些措手不及。於是,和睦的家庭變得不再平靜,一點小事就會成為家庭戰爭的導火索。

更可怕的是,隨著晚婚晚育觀念的普及,當孩子進入動蕩的青春期時,正是父母進入更年期的時候。青春期遇到更年期,讓親子關係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兩期”如何相處,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家庭麵臨的現實難題。

如果父母事業有成,他們則希望孩子的成就高於自己或者可以繼承自己的事業;如果父母覺得自己的前半生都是碌碌無為,他們則會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可以事業有成,以實現他們未能實現的夢想。父母此時正值壯年向老年過渡的時期,生理激素和器官功能開始衰退,他們變得焦慮不堪、脾氣暴躁,對未來產生恐懼感,在父母眼裏,原本乖巧聽話的孩子,此時變得讓人無法理解,叛逆、貪玩、不愛學習,甚至早戀,這些問題困擾著父母們,使他們原本就焦慮不堪的心更加疲倦。

孩子的青春期正好撞上了父母的更年期,於是兩代人之間的矛盾隨之而來,甚至會不斷升級。父母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願,采取各種辦法讓孩子接受他們的教育理念,當結果不理想時,父母便開始無奈地歎息,孩子則更是一臉的不屑與無辜。

處在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希望被理解、被尊重;處在更年期的父母則希望自己的教育方式能得到孩子的認可。如何處理他們此時的關係,如何讓兩代人敞開心扉暢通無阻地溝通,成為兩代人亟需解決的問題。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貌似是兩個不同生理階段的碰撞,實際上是擺在兩代人之間讓他們既困惑又無奈的問題,他們不知如何解決,也找不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在此階段,父母更應該起到表率作用,應該更注重學習,這樣不僅能提高自身的素質,而且也可以使孩子耳濡目染,從而使其安全度過青春期。聰明的父母不要把生活重心放在孩子身上,父母眼裏的關懷,在孩子看來就是監視和壓力,不如多給孩子一些成長的空間。

當青春期遭遇更年期,孩子會覺得自己有令人煩惱的父母,父母會覺得自己有一個令人心焦的孩子。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才是減少煩惱的根本。

本書就如何解決家庭教育當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並告訴家長如何處理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問題,如何成功化解兩代人之間的溝通障礙,如何讓兩代人不再彼此抱怨。

本書組稿涉及麵廣,承蒙許多朋友協助編寫,他們是(排名不分先後):周威、廖康良、譚香芬、李學書、郭立霞、陳曉明、李立、孫麗妍、趙天晰、張美蓉、張秋景、衛迪、左雪英、劉寧寧等,在此一並致謝!同時感謝電子工業出版社的編輯和領導!更要感謝閱讀本書的每一位讀者!

廖康強

2013年7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