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更年期的人情緒常常波動起伏,這樣的情緒波動不但使自己煩躁不安,還會給周圍的人帶來一定的影響。
李航,今年14歲,她常常跟好友說:“我媽媽一定是更年期到了,她現在的情緒波動很大,過去她脾氣很好,無論我做錯什麼事,她都會和顏悅色地教育我,可是現在,如果趕上她心情好還好,否則就是狂風暴雨,而且最可怕的是她的情緒不穩定,隨時可能是暴風雨的來臨,我每天都提心吊膽的。”
更年期是人生必經的一個階段,如果人生是一次航行,那麼更年期就是此次航行中必須遭遇的一次小風浪。
人的一生會經曆兩次激素的大幅度變化,第一次是由兒童時期進入青春期,此次變化是激素的大幅度增加所引起的,此時的表現是神采飛揚、青春萌動,稱之為“青春期的心理反應”;第二次變化是由壯年期進入更年期,此次變化則是激素在慢慢下降,此時的表現與青春期剛好相反,表現為易怒、情緒波動較大,稱之為“更年期的心理反應”。更年期的情緒波動與職業、個人承受壓力的能力也有一定的關係。
人處在更年期時,身體上常會有一些小的不適症狀出現,這些症狀雖然沒有大的影響,但容易因此感到顧慮重重,甚至有任何一點不舒服就懷疑自己得了非常嚴重的疾病,從而導致情緒消沉,怕衰老,擔心記憶力減退,思維零亂或者喜歡灰色的回憶,即回憶生活中一些不愉快的事。
焦慮心理也是更年期常見的一種情緒反應,常常由於很小的刺激就會引起大的情緒波動,愛生氣和產生敵對情緒,精神分散難以集中。
更年期是生活中必然經過的時期,在此期間,每個人隻有程度輕重、時間長短的差異,而不可能沒有更年期。對此,已經進入更年期的父母要有科學的認識和理解,要從知識上、精神上、思想上有準備地去迎接這一自然的生理變化。事實上,隻要勇敢麵對現實,心理上有準備,便能順利度過這個人生的轉折時期,在事業上得到成功,家庭幸福,愛情美滿,否則,則會引起心理失常,嚴重的會導致精神異常。
更年期的父母情緒常常不穩定、時好時壞,這對處理親子關係非常不利,那麼該如何平穩度過更年期呢?
一、保持良好的心態
隨著更年期的來臨,情緒也會隨之產生波動。此時若能保持良好的心態,就會少一些抱怨,可以更好地處理和子女的關係。更年期的情緒波動隻是身體暫時功能紊亂引起的,一般情況下會自動消除,所以不必過於擔心。
二、學會讓自己壓抑的情緒轉移
在更年期出現情緒波動以後要注意轉移自己不良的情緒,可以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比如集體旅遊,參加一些培訓,這些活動可以幫助更年期的人減輕不良情緒的影響,避免一個人獨處所產生的孤獨感。一個人的時候,很容易被這種情緒所困,心理的壓力無法釋放,越積越多,情緒就會越來越糟糕。
三、堅持運動
現代人都在忙工作,一天的工作結束後,回家也就讀讀書、看看報,但是要想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參加戶外運動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打球、遊泳、跑步等。戶外的活動不但可以愉悅心情,還能讓人忘記煩惱,緩解不良情緒的影響。
若是自我調節的效果不佳,就要及時去醫院谘詢醫生,在醫生的建議和指導下,慢慢進行調整,否則由於鬱鬱寡歡,會使自身的免疫力下降。
在更年期若能保持良好的心態,就可以平穩度過這個人生的關鍵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