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的原因就比較簡單,廈門離深圳不遠,坐長途車睡一覺就能到,省錢省時;去香港玩辦手續不方便,去深圳的中英街轉轉,買些便宜的時尚貨回來,感覺也是很不錯的。
我們在深圳玩的時間不長,但收獲還是很大。如果把我們的旅遊比做一本書的話,深圳遊就像這本書的概論,讓你在有限篇幅裏對後麵的章節有大致了解。
我們母子的旅遊從深圳開始,十幾年下來,兒子去過三個國家、四個特區、三個直轄市、十三個省、近三十個城市。登過玉龍雪山、五台山、嵩山、華山、武夷山,漂流過小三峽、九婉溪、長泰,欣賞過青海湖、納木措、東湖、西湖,遊覽過布達拉宮、故宮、懸空寺、龍門石窟和雲崗石窟,等等。
“無心插柳柳成蔭”的處子遊
兒子盡管不到2歲時已坐過飛機,完成了第一趟新奇的長途旅行;2歲多時隨父母從武漢移民到廈門坐過火車、看過滕王閣;但真正意義上的旅遊,深圳算是第一次。
深圳的世界之窗、錦繡中華和國貿旋轉餐廳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影響。
我那時還不會寫日記,照片也部分遺失,但腦中仍然浮現著幾個清晰的片段:登上“埃菲爾鐵塔”看夜景,在“荷蘭風車”旁的小路上奔跑,對比我還矮的“大笨鍾”心生向往,第一次看到小山包上的“布達拉宮”和“萬裏長城”,俯瞰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飽覽深圳飛速發展的全景……
書本上的埃菲爾鐵塔是那麼陌生和遙遠,電視裏、畫麵中的埃菲爾鐵塔也略顯模糊,世界之窗裏仿造的“埃菲爾鐵塔”卻是真實生動的,登上塔頂“一覽眾山”,那是多麼的快意——沒有什麼比“身臨其境”更能激起人的好奇和熱情了!
現在回想起來,世界之窗和錦繡中華,的確在我心中播種了“行萬裏路”的種子,讓我對中國的大好河山、對世界的風景名勝眷戀不已、期盼不已。
我們家去深圳是為了造訪爸媽的同學,世界之窗和錦繡中華之行,並非刻意為了培養“對美好河山的熱愛”,但這次出遊無心插柳卻成效卓著,是個好開頭。
兒時的旅遊能影響人一生
媽媽有個朋友告訴我,他是山裏的孩子,在他剛上小學時,他父親去天津辦事,帶著他到天津走了一趟。父親是個沉默的人,路上和他沒有太多的交流。但就是這麼一趟沉寂的出遊,在他幼小的心靈埋下了一粒火種,他立誌要好好讀書,能有機會到外麵的世界看看。
這個樸素的想法一直激勵著他,促使他從山區走向特區,從山裏娃走上了領導崗位。
一名在著名外資銀行工作的小夥子說,旅遊對他人生的影響也很深。小學畢業那年,父親帶他到清華大學遊玩,父親當時告訴他,這是中國最好的大學。
從此,清華成了他追求的夢想。六年後,他實現了夢想。他說他要感謝父親,正是父親帶他的這次清華遊,為他打開了人生追求夢想的大門。
一個人隻要有夢想,他就會活得有目標、有價值。
類似的故事非常多,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管孩子年齡有多大,幫助孩子打開認識世界的窗戶,點燃孩子的夢想,正是我們家長的責任。或許對成年人來說,隻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帶孩子出去玩玩而已;可對孩子來說,一次旅行可能會影響他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