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小學的孩子,多半還沒有完全從幼兒園的玩樂狀態轉向小學的學習狀態,思維方式偏重感性,保留著幼兒園時期對外麵世界的好奇心。
這時,孩子好玩無可厚非,做家長的不僅要允許孩子玩,還要教會孩子玩,逐漸引導孩子將注意力由玩轉到學習。
學前階段我們常帶兒子在住地附近盡情地遊玩,使他對外麵的世界一直懷有濃厚的興趣,保持這種興趣太重要了。兒子上小學後,我就計劃每年至少帶他旅遊一次。
小學一至四年級的學生為低年齡段,為這類孩子選擇旅遊地應以玩為主,如科技館這類寓教於玩的場所,最能讓孩子感受到玩的樂趣。
同時,家長先要想玩和會玩,如果家長做什麼事都提不起精神,怎樣激發孩子探求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呢?如果家長不會玩,怎樣引導孩子玩出名堂?
濃縮景觀——活力深圳的誘惑
1996年7月的一個清晨,我和先生帶著7歲多的兒子,從廈門坐長途車抵達深圳。雖然路上經曆了十幾個小時顛簸,但兒子一點疲態都沒有,始終興奮不已。
到達深圳後,我們把行李寄放在同學家,匆匆吃完早餐就直奔景區——世界之窗和錦繡中華。
看到沿途一條條寬闊的馬路,一幢幢高大的建築,兒子毫無倦意地向我問個不停。我耐心地跟兒子介紹:深圳本來是個小漁村,自從鄧小平爺爺提出要把它變成特區後,這個小漁村迅速發展起來,成了如今這樣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
以前,深圳幾乎沒有什麼引人關注的自然風光和曆史人文景觀,但改革開放後興建了一批人造景觀還是值得一看的,尤其是對小孩子。錦繡中華和世界之窗濃縮了國內外的主要景點,可以讓遊人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裏,把世上的美景一網打盡。
錦繡中華園中,全國各地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跡都一一呈現在遊人麵前:北京的天安門、故宮、長城,巍峨的樂山大佛,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神秘的布達拉宮,奇妙的懸空寺,一覽眾山小的泰山……這些在書上、電視上看過卻沒到過的地方,對7歲多的兒子太有吸引力了。
每到一個景點,兒子就要問這個景點在什麼地方,我都會一一作答。在觀看圓明園時,我介紹了100多年前,中國遭受列強任意欺壓的曆史,從兒子認真傾聽的神態來看,他對這段曆史似懂非懂。
一路走著、看著、聊著,兒子充滿了新鮮與好奇。我乘機問他想不想到這些景點所在地去看實景,兒子使勁地點著頭說好啊好啊。
錦繡中華玩了半天,但我們仿佛日行了數萬裏,看盡了祖國的名山大川、風景名勝,給兒子上了一堂實景地理課,也讓他對今後的實景旅遊充滿了期待!
選擇深圳的理由
深圳為什麼是我帶兒子旅遊的第一站呢?
幾年前我曾受朋友之邀來過深圳,深圳給我留下了很好印象。
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到處生機勃勃,發展機會非常多,對許多外地人有很大的吸引力,想去深圳謀求發展的人不在少數。
當時深圳速度和效率在全國影響很大,凡到過深圳的人,都會被這種速度與效率喚醒,覺得這才是現代人想要的生活,從而產生到深圳去發展的衝動。
我就有不少同學和老鄉到深圳後發展得都很好,如果去深圳看望他們,自然可以對深圳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