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多看多思勤調整—目標引領往前行(1 / 1)

旅遊除了欣賞名山大川以外,會接觸很多人文的東西,有故事、人物、詩文,旅遊之地都是地靈人傑之地,這些人傑會影響著我們。

潮州的韓愈祠、杭州的東坡堤,告訴我們為官一任要造福於民。《嶽陽樓記》中範仲淹抒發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的胸懷,激勵我們以天下為己任,而不拘泥於個人小圈子。毛澤東、劉少奇、朱德故居遊,讓我們更清楚如何以天下為己任。

散落在全國各地的名人故居遊,集中在一個地方的名人遊,如山東曲阜孔子故鄉遊,這種直接與聖人、偉人、名人跨越時空的交流,無疑會對我們有積極的影響。

這些人物的成就、品格、境界,會對我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以他們為榜樣,選擇自己人生成長的道路。

幫孩子確立目標,除平時引導外,選擇旅遊中的人物形象教材,不失為一個有效的方法。

孩子一旦有了目標,他的成長就有了動力。這個目標無論是具體的,還是抽象的;無論是平凡的,還是偉大的;無論是幼稚的,還是成熟的;這些都沒有關係,它都會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不斷調整。最怕的是孩子沒有目標,每天混日子,做什麼事都心不在焉。

其實,孩子早期都會有自己的目標。隻是在生活與學習過程中,由於實現這一目標碰到了困難與障礙,以孩子現有的能力又無法克服,隻好選擇了放棄。

哪一個剛讀書的孩子,不是信心滿滿的要當優秀學生,要考全班第一。可幾次的失敗讓孩子沒有了幹勁,學習成績不斷地下滑。家長沒有從多方麵找原因想辦法,而是一味地補習。一個沒有目標不願意學習的孩子,正規的課堂學習都沒有用,業餘時間的補習還能有效果嗎?

對於孩子的目標,家長需要精心嗬護,不要用自己的經驗與標準來衡量。

為什麼生活中會出現那麼多孩子與家長擰著幹的事,孩子想往東,家長硬拽著往西,兩種反方向的力量絞在一起,孩子隻能在原地踏步,甚至倒著走。

高明的辦法是接受孩子所選擇的目標,根據孩子的特性,將這一目標朝著一個更高、更好的方向引導,使家庭的力量形成為一股合力,推動孩子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