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便見一個袒胸露ru的,相貌凶煞的大和尚,扛著一把四尺見長的鬼頭刀,大步流星的闖了進來,人還沒入堂,聲音便已經傳遍了整個酒樓:“店家店家,快給灑家上好酒好肉來,灑家還得趕路去滑州救皇帝老兒呢!”
眾人目光齊刷刷的望向了那大和尚,隻不過那大和尚長相實在太凶殘。
凶眉斜飛,就像他那手中的鬼頭大刀,生生的從他那額上斬了出去,一雙眼睛銅鈴似得瞪著,往酒樓裏麵一掃,所有人就都下意識的低下了頭,避開了和尚那刮得人生疼的目光。
再加上那把鬼頭砍刀也不是凡物,寒氣森森,殺氣騰騰,即便都被他那句話吊著,卻是沒有一個人敢問,生怕惹禍上身。
和尚選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大刀闊馬的坐在長凳上,鬼頭刀靠在桌邊立著,李林掃了一眼,便知道這和尚是個老-江湖了。
坐在靠窗的位置,一邊靠牆一邊靠窗,便隻需要提防兩方;抬眼便能看到門口,一覽全室;鬼頭刀立得地方不遠不近,抬手便能拿到,到手便能揮刀;靠著窗戶,遇到敵情,是打還是逃,全在一念間。
就這做派,李林可是看了不少武俠小說才學到手,以前當老大的時候,和別的幫派去談場子,便是這麼做的,心裏的底氣,立刻上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這和尚行事極為老練,但做派卻又極為張揚,給人一種粗獷無謀的感覺,但實際上還是有些心思的。
李林從小混跡社會底層,吃慣了百樣飯,見慣了千麵人,也摸索出了一套自己識人的辦法,而記憶中,老道也曾叮囑過小道李林,行走江湖,老弱病殘,僧道婦童,切勿要心生輕視。
道理也很簡單,這幾類人敢於行走江湖,必然有過人的本事,否則不敢輕易涉足江湖,再加上現在兵禍當道,行走江湖的非凶即惡,非鬼即妖,連老道這等有大本事的人,也都隱居大東山,除非道觀裏麵沒有生活用品,否則絕不輕易下山,免得惹來麻煩。
李林也算兩世為人,並不像同齡的小孩那樣不知天高地厚,相反,他十分重視老道的教誨,眼前這個和尚,麵相凶惡,卻又大大咧咧,在李林看來,至少有兩條好處。
前者另普通人不敢接近,後者另江湖人心生輕視,不管是哪一條,都能給和尚省去不少麻煩,而這江湖,一點點輕視之心,就有可能使之命喪黃泉。
和尚的酒菜上的很快,包括李林在內,好幾桌食客都比和尚先進來,但是店家卻是先上的和尚的酒菜,不過誰也沒有說話。
活計將酒菜擺上桌,掌櫃小意的垂手立在一邊,待酒菜上齊,不等和尚動手,掌櫃的趕忙上前,給和尚倒了一杯酒,賠笑道:“大師請慢用!”
和尚並沒有動筷,凶眉一挑,甕聲甕氣的說道:“店家這是何意,灑家可沒點這麼多酒菜,店家莫不是想訛灑家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