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人民有“融”乃大
創刊詞
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人民日報社批準,《人民文摘》更名為《人民周刊》,現在全新麵貌的《人民周刊》正式和您見麵了。
早在1926年,中國共產黨早期機關刊物中就有《人民周刊》。張太雷、鄧中夏、惲代英等革命先烈經常為之撰文,慷慨激昂、喚醒民眾,在國民革命中發揮了旗幟的作用,為人民事業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時光跨越百年,今日之中國正經曆亙古未有之變局。我們再次選擇《人民周刊》作為刊名,是要時刻提醒自己勿忘人民,牢記使命。無論記錄時代,抑或褒貶春秋,都要把為人民的事業而努力奮鬥作為新聞傳播的永恒追求。
《人民周刊》是《人民日報》大家庭中的一員,秉承了《人民日報》的血脈基因,因此,必然彰顯思想力量,權威影響。我們將努力打造能夠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的精品力作,滋養您的精神之源。
在價值多元、平台多樣、輿論競爭進入觀點時代的今天,《人民周刊》如何拿穩“麥克風”釋放正能量呢?
《人民周刊》是個平台。它兼收並蓄、取精用弘,致力於新聞“再生產”,深度融合全麵展示主流輿論動態。每期雜誌盡量囊括重點事件、熱點問題的主流評價和不同角度分析。同一新聞,不同來源,不同觀點,既不失生活厚度,又不失思想高度,讓觀點浸潤其間,讓文化流光溢彩,凝聚中國力量,弘揚中國精神。
《人民周刊》是塊陣地。“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重要的是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人民周刊》將全力做一本有信仰的雜誌,為曆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更多地傳播當代中國價值理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的審美追求。
《人民周刊》是扇窗口。1948年從硝煙彌漫的戰火中走來的《人民日報》,如今已經成為擁有報紙、期刊、網絡、移動客戶端等多種媒體的現代傳播集團。作為“定海神針”“中流砥柱”,每天向中國和世界傳達黨、政府和人民的聲音。人民日報現代傳播體係根深葉茂,精彩紛呈。《人民周刊》將為您打開一扇窗口,讓您領略“人民媒體”的萬千氣象,感受“人民媒體”的非凡魅力。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2015年的這個春天,《人民周刊》與您真誠相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