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獲大赦,興奮地跟著父親來到門外。我問父親:“爸,你讓我幹什麼啊?”
父親微笑著看我一眼,用手拍拍我的肩膀,說道:“我托你辦的事情就是,你覺得在哪兒待著舒服、開心,就去哪兒。”
父親的話,讓我的心感到無比輕鬆、愉悅。我抬起頭,看到父親那雙仿佛能洞察我心底的眼睛,不由地和他相視而笑。
“爸,你從哪裏看出我不想待在房間裏?”笑過之後,我問道。
“從你的身體姿勢中。”父親說,“你雖然和她們一起並排坐在沙發上,但你身體前傾,兩手分別抓住沙發的側麵,腳尖衝著前麵,一副隨時離開的樣子。”
父母要想獲得孩子的好感,就得有一雙在瞬間看出他心裏想什麼的慧眼。當你在他需要的時候幫他解圍時,你在他心裏就是“救世主”。而他回報你的,將是千金難買的信任。
“要想讀懂孩子的心,父母就得留心觀察他平日的表情,因為他身體語言所發出的每一個信號,都代表不同的意思。”
這句話是我上心理培訓班時,一位心理學老師說的。當時我對這話沒什麼感觸,直到我做了父親,從對女兒桐桐的教育中,我才領悟到這句話的內在含義。
有一天晚上,我在客廳看電視,妻子和桐桐坐在我旁邊的沙發上,像平時那樣閑聊。電視中間插播廣告時,我笑著對她們說:“嘿,看你們聊得這麼好,我也加入好嗎?”
妻子和桐桐笑笑,異口同聲地說:“好啊。”
可沒過一會兒,我就退出了她們的談話,決定回書房看書去。我離開時,桐桐問:“爸,你怎麼要走?不想和我們聊了?”
“不是我想走,是你和你媽媽,根本不歡迎我。”我如實說道。
“怎麼會?我是歡迎你的。”桐桐虛情假意地說。
“我也歡迎。”妻子也跟著湊熱鬧。
“你們倆就別忽悠我了。”我笑道,“你看你們的坐姿,以相同的姿勢圍成了一個圈,這明明是排斥我的嘛。你們用話騙我,但身體的語言告訴我,你們在說謊。”
桐桐聽了,先是怔怔地看著我,接著有點吃驚地說道:“爸,我真懷疑自己聽錯了。你咋猜得這麼準呢?其實,我和我媽在談一些私密的事情,心裏還真不想你參與。”
“我們這可是為你好啊。”妻子笑著說了實話,“女兒和我一樣是女性,在講某些話時,還真有點男士不宜呢。”
準確讀懂孩子的心,會讓父母在不同的場合說出合孩子心意的話。有了父母的理解,孩子會更願意傾訴心聲;有了孩子的支持,父母才能在親子教育中占據主導地位。
父母隻要留心觀察,就會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孩子在開口說話前,麵部表情、身體動作會流露出一點蛛絲馬跡。當他說話時,身體和嘴巴一樣也在動。而這些動作,就是他的肢體語言。
當你對孩子的麵部表情和肢體語言都有清楚的認識時,你會驚喜地發現,他的肢體動作原來如此豐富,竟然也會“眉飛色舞”、“手舞足蹈”地用身體來表達他內心的想法。
成墨初的親子讀心小竅門
1.當孩子發脾氣或者不耐煩時,父母要在尊重他的基礎上,接納他的壞情緒,然後找機會安撫他。
2.孩子厭倦做某些事情時,父母要循循善誘,讓他增知增智,獲得做事的樂趣,加深親子間的感情。
3.孩子做錯事情時,父母要幫助他分析原因,找出危害,讓他心服口服。
4.孩子出現過激行為時,父母要理智對待,勸說時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把道理向他解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