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消滅哥薩克騎兵(1 / 2)

就在白應龍與俄國哥薩克騎兵走後幾個小時,曹躍率領騎兵就像一隻非洲蜜灌一樣咬住就不鬆口地折返回來。敵退我進,敵進我退,在中國的地盤,毫無後勤補給的俄國人和叛軍想要和自己鬥,自己隻需要他們耗死,累死,拖死在中國。所以曹躍不顧手下反對,毅然決定繼續向西進軍。甚至曹躍性格的眾將也無法反對,施耐德顧問倒是想反對,可從戰術角度來考慮,曹躍的做法是非常正確的。再沒有重炮的掩護下,依靠拖垮敵人的方式尋找戰機。隻是德國人從來不會使用這麼麻煩且低效率的戰術,所以德國人從來不會打遊擊戰,德國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也決定了德國用不到如此複雜的戰術。

當看到黑風口的立下的碑文上的字之後,曹躍鼓掌大笑起來,馬福壽忙道:“將軍,我現在就毀了它!”

“不,留著!留著!”曹躍嘲笑道,“等我們殺了白應龍,把他的屍首帶回來埋在此處,你們覺得這是不是一件非常諷刺的事兒?”

眾將苦笑不已,當真是隻有曹二郎才有這種瘋狂的想法吧,叢晨說道:“將軍倒是好心態。”

曹躍不以為然道:“此等猖狂小人,不必為他煩惱,我等隻將他當做瘋狗便可。諸位,與我一起打狗去也!”眾軍士大笑起來,隨後全軍繼續追擊。

白應龍和哈巴羅夫越過了星星峽之後進入新疆,並沿著絲綢之路向北一路燒殺畏兀兒族村莊當做補給,經過幾天之後來到了哈密。而曹躍率軍在後麵悄然跟隨,甚至故意落後半天的路程,伺機尋找良機。進入新疆之後,看到沿途被燒殺劫掠****的畏兀兒同胞,曹躍隻能讓隨軍醫生救助,卻無法阻止。畢竟曹躍的軍隊不是後世的人民解放軍,看到百姓受到傷害便奮不顧身死也要擋在前麵。他的軍隊隻是一隻軍閥部隊,確保勝利,確保利益,才是曹躍在這個時代立足的根本。撞得頭破血流,救助了人民群眾,固然曹躍名垂千古了,可也隻能在曆史上添上一筆比劃而已。曹躍需要的是更多,所以犧牲的就更多,包括眼前數十個畏兀兒同胞的村莊和數百村民。

叛軍和俄國人本以為一舉而拿下哈密城取得大量補給,卻不料新疆巡撫饒應祺與新疆提督牛允誠已經組織數萬新疆軍民在此久候多時。

饒應祺經營新疆三年,盡管這次被俄國人偷偷潛入國內,但很快他就發現了俄國人的蹤跡。饒應祺不願與俄國人發生衝突,尤其是兩千多俄國騎兵著實不是新疆的清軍能夠對付得了的。所以盡管這次在哈密城的新疆清軍人數是敵軍的近十倍,卻蜷縮在哈密城裏不敢出戰,隻顧守城。

如果叛軍不進攻,繞開哈密,頂多就是被清軍尾隨追擊而已,但是此時叛軍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也許是一路上暢通無阻,燒殺搶掠,導致白應龍與哈巴羅夫驕傲自滿起來,以為哈密城裏最多幾百清軍守軍,於是在發射了十枚炮彈之後,就盲目地向哈密城的清軍發起衝鋒,然而此時哈密城裏有三萬清軍和一萬民軍。

新疆提督牛允誠下令哈密城裏的清軍火炮暫時不動,隻用弓箭和快槍對付俄軍和叛軍,雙方交戰一日,哈密城巋然不動。

哈巴羅夫略有退意,但白應龍堅決反對繞行。他苦勸說,若勝了清軍,則向西進入沙俄帝國將沒有任何阻礙,哈巴羅夫經過思考也決定擊敗眼前的清軍。

次日再戰,白應龍大軍做主攻,請求俄軍火炮直接炸開哈密城的南門。俄軍的八門騎兵炮隻用了五十幾發炮彈,便將哈密城南門擊毀。白應龍頓時抽出馬刀高喊:“進入城中,燒殺搶掠隨意!”他率領七百騎兵向南門衝去。

正在此時,清軍的三十門老式大炮齊鳴,白應龍七百騎兵被轟得七零八落,他本人隻率領一百多人逃了回來。清軍火炮讓給叛軍吃了大虧,雙方再次交戰一天互有損傷,哈密城的軍民用血肉擋住了俄軍和叛軍的進攻,哈密城巋然不動屹立不倒。

哈巴羅夫也打出了血性,毅然決定第三天再一次全力猛攻。但是若第三天還攻不下來,全軍立即撤走。白應龍看著手下從兩千多人減少到一千多人心有餘悸,於是決定支持哈巴羅夫的決定。

第三日,俄國人的八門騎兵炮對著哈密城上的清軍大炮精準射擊了,牛允誠之所以在第一天隱藏起火炮,就是因為清兵的火炮射程短,精度差,移動不靈便,采用的是老實的前膛炮開花彈。但在對方先進的騎兵炮炮火下,這種老式火炮很快就成了活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