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就緒之後,曹躍立即以西北宣撫使的名義給朝廷回應電報,西北宣撫使曹躍,願率領軍民二十萬(故意誇大),十日之後提兵入京勤王!剿滅義和團!
曹躍的親王電報一出,頓時震驚天下!
二十萬大軍!
曹躍居然擁有二十萬大軍?
起兵勤王?
勤哪一個王?
慈禧還是光緒?
義和團是扶清滅洋,剿滅義和團難道要滅朝廷嗎?
曹躍的電報是途徑武昌、南京、濟南、天津,最後轉到北京的,所以沿途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上海道台餘聯沅、閩浙巡撫許應騤、雲貴總督鬆蕃、山東巡撫袁世凱,甚至於遠在廣東的兩廣總督李鴻章全都受到了這封電報。
起兵勤王,還真有人敢做出這個決定,更讓人難以相信的是,西北王曹躍提兵入京,刹那間忽然讓人想到了兩千年前,西涼王董卓率軍入長安。
與此同時,各國使館也接到了領事們的報告,他們對曹躍起兵相應慈禧號召進京剿滅義和團的舉動驚喜不已地說:“中國終於有一位清醒的將軍了。”
各國報紙對曹躍的舉動大為讚賞,眾說紛紜說明曹躍的高明,尤其是將曹躍的過去經曆拿出來,稱曹躍是大清的不敗將軍,大清的戰神雲雲。
倒是德國新任公使克林德對此不屑一顧,說:“他不過是一個莽夫罷了,如果慈禧讓他不剿滅義和團,而是攻擊我們,他也會愚昧地攻擊我們。”
前公使海靖搖頭說道:“這個曹將軍和我們影響中的中國將軍不一樣,他有著無比睿智的頭腦。我在西安考察的時候曾經和他深入交談,他是一個希望中國變法,渴望中國富強,希望中國能夠學習我們西方的新派官員。”
“可是據我所知,他是忠於慈禧的。”克林德道。
海靖笑道:“如今中國,誰不忠於慈禧呢?但是他有自己的立場啊。”
列強們對曹躍帶兵入京的態度並不一致,但對西北軍的戰鬥力並不看得入眼,在他們眼中隻有武衛軍才有能力威脅到列強,所以對曹躍的既不反對,也沒有表示熱烈歡迎。
而慈禧接到了勤王電報之後猶如吃了蒼蠅一般,即氣憤又無奈,自己要求各地勤王的,人家曹躍乖乖地來勤王了。勤王,可是要是他勤光緒這個皇帝呢?為今之計就是阻止曹躍進京,可慈禧剛剛發出電報請人家來,怎麼阻止?用什麼借口?
榮祿趁機說:“如果我們提前消滅義和團,則曹躍就沒了借口了,臣請派大軍鎮壓。”
載漪立即反駁道:“民意!民意啊!此舉大規模鎮壓必定重演明末李賊之禍啊。”
榮祿冷笑道:“你的意思是我們大清朝已經到了明末那種分崩離析地步了?”
載漪道:“大人何必給我下套,咱們在太後麵前明人不說暗話,你急著剿滅義和團,怕是要討好洋人吧?”
榮祿氣得夠嗆,指著載漪說不出話來。
載漪道:“太後,義和團不能剿滅,堵不如疏,不如讓他們去攔截曹躍……”
慈禧眼睛一亮,道:“嗯,知道了。”
載漪忙道:“這件事奴才會在私下裏辦妥,絕對不會牽連朝廷。”
慈禧笑了起來,道:“還是瑞敏郡王想得周到。”
“謝太後誇獎。”載漪也笑了起來。
從殿前離開,載漪想要和榮祿商量一下,但是榮祿轉身便走,載漪氣得夠嗆,他和榮祿之間的矛盾更大了。
庚子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是公曆的五月六日,而這一天恰巧是立夏,早上一出來,天氣還算是涼爽,可是沒等多久,太陽就出來了,地麵上就像是升起了小火,隨後這把火越燒越旺。所以人們幹什麼事兒都趁早,趁著早趕集,趁著早出攤,但惟獨這成親不能趁早。按照西安府這邊的規矩來,一般是早上天一亮就要出門迎親,下午的時候將新娘子迎娶回家,吃了晚飯之後晚上鬧洞房,放爆竹。
算命的說,今日宜婚嫁,宜出行,忌安葬,忌開光,忌修墳,所以選擇在今天娶親的著實不少,從早上到中午,西安城不少人家都放起了鞭炮。
娶親的人多了,有時候走在路麵上還會相互遇到,這時候有的人家就會讓讓,有的人家非要爭一爭,往往這時候人們會跑出來看熱鬧,最好是打起來。更多的是跟在娶親隊伍身後的要飯花子,希望喜慶人家仍一點施舍給大家行行好。西安城裏即充滿著活力,同時又充滿著從東邊來的難民,不用說,娶親的人家中不少就是從難民裏買來的大姑娘或者小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