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全殲西摩爾聯隊(七)(1 / 2)

曹躍還真是沒有想過做皇帝這個問題,畢竟作為現代人,他的價值觀是一個沒有皇權的普世世界。但是生於這個年代,長於這個年代的何順和其他軍官去卻不這麼看,對於他們而言,這個世界沒有了皇帝,國家還能存在嗎?大家怎麼活著?對中國有影響力的國家中,英國、德國、日本、俄國、比利時、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全都是有皇帝的國家,而法國一直在三十年前(即1870年)還有皇帝(拿破侖三世)。隻有美國沒有皇帝,但美國對中國的影響太小了,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美國人剛剛從南北戰爭中巨大的傷痛中走出來幾十年,現在********閉門生產,美國的陸海軍也隻能欺負欺負墨西哥罷了。

別說那麼多國家有皇帝,就是中國的皇帝製度都已經持續了幾千年,百姓根本不能接受一個沒有皇帝的政府。

隻是曹躍曾記得一個英雄的下場,袁世凱,本有希望成為中國的華盛頓的他,最終被人罵為****,就是因為他稱帝。曹躍心中對稱帝這件事唯一一點點的想法就是袁世凱這個壞榜樣不能在他身上重演,所以曹躍非常謹慎。

但中國能不能沒皇帝呢,怕是也不行,起碼現在來說,是不行的,曹躍拍拍何順的肩膀,說道:“你是我表弟,我也不瞞著你,我不想做皇帝,但中國不能缺了皇帝。中國人五千年來習慣頭上有一個皇帝,如果貿然沒有了這個皇帝,中國人的信仰就會消失,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忠君,君都沒了,這個思想有什麼用。沒有了思想,咱們堂堂一個中華大地就沒了魂。”

何順點點頭說道:“我雖然不太懂,但覺得還挺有道理的。”

“不明覺厲,啊哈哈哈。”曹躍笑道。

“哥,誰要是阻止你做皇帝,我就剁了他。”何順道。

曹躍搖頭說:“現在不適合討論皇帝不皇帝的問題,起碼十年內,我還不去想這個問題,廣積糧緩稱王,大清氣數未盡。”

何順點點頭走了出去,將曹躍的軍令傳達之後,一個人坐在火車上,盯著遠處,聽到遠處的槍炮聲,心裏想著曹躍的話。

廣積糧,緩稱王。

陳信再一次走了過來,說道:“小將軍,看風景呢?”

何順見著他就煩,沒好氣地說道:“啊,是啊。”

陳信跳了過來,說道:“這有啥好看的,我跟你說啊……”

何順打斷他說道:“陳信,你一直都這麼囉嗦嗎?”

“不是。”陳信道,“我隻是覺得大家都太悶了,西北人都不愛說話吧?”

“這倒是。”何順笑道,“西北人不愛說話,都是悶著頭執行軍令。你們天津人都愛講話吧?”

“天津人愛說話。”陳信笑道。

何順道:“其實吧,你這個人挺有本事,就是說得多了,碰到我們這夥兒不愛講話的人,鬧了很多別扭。”

陳信撓著頭笑道:“那我改一改,改一改,有時候忍不住,哈哈。”

當西摩爾聯隊主力部隊突破聶士成部的包圍圈之後,還沒有來得及慶祝,更讓他們鬱悶的一幕發生了。

武衛後軍(甘軍)董福祥部的援兵終於姍姍來遲,回族戰士們作戰勇猛異常,而西摩爾聯軍打了一上午,體力耗盡。所以雙方撞在一起,發生激戰不久之後,西摩爾聯隊不得不狼狽地撤回廊坊火車站。

在與手下將軍沃嘎克、土木劍芳商議之後,西摩爾決定撤退回到天津。

他們意識到了自己的輕敵,在損失了大約八百名士兵之後,所有人終於不再猖狂了。大清清軍並不全是廢物,最起碼他們的新軍作戰勇猛頑強,戰術修養非常高明,不愧為大清精銳。

而武衛前軍和武衛後軍兵合一處之後,董福祥與聶士成兩人開始商量如何殲敵,但雙方卻因為對義和團的態度分歧而吵了起來,險些導致武衛前軍與武衛後軍發生衝突。董福祥說要充分拉攏義和團抗擊洋人,而聶士成的態度是義和團隻能給自己帶來麻煩,如果可能就讓她們當炮灰。董福祥非常生氣,說你這是在坑害國人,聶士成毫不掩飾地表達了自己對義和團無能的鄙夷,於是雙方大聲爭吵起來,雙方士兵也劍拔弩張。

清軍的這一荒唐的行為給了西摩爾聯隊充足的撤退時間,稍作休息之後,西摩爾聯隊突然轉頭沿著鐵道線向天津逃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