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日本新任首相桂太郎立即表示:“中國和日本是一衣帶水的鄰居,同屬亞洲人,自當彼此護住團結一致,中國之滿洲安全,日本提供保護責無旁貸。”這句話說的有一點兒無恥和嘚瑟了,但是桂太郎就是這麼一號人,比起伊藤博文的溫文爾雅,桂太郎則是另一個風格,強硬、自信且自大。
日本首相更換極為頻繁,去年年初的時候,首相伊藤博文被迫引咎辭職,而伊藤博文上任僅僅一年半便被迫再一次下野。
關於他下野的原因有三點,第一點就是日本在幕府時代就與西方列強簽訂了不少不平等條約,日本從上到下一直以來都希望取締這些不平等條約,但一直沒有如願。而伊藤博文上台之前,曾經向國人和議會承諾過爭取取締不平等條約,但是上任一年半,伊藤博文從來沒有向洋人提出解決的方法,使得日本國人覺得自己受到愚弄,議會也對其不滿。
第二個原因是伊藤博文為了準備對付俄國擴軍增加國稅,向議會提出提高征稅點的議案,不但沒有得到議會的通過,此舉反而引起了支持他的政友會的內部不滿。伊藤博文身為政友會的總裁,遭到部分政友會高級議員的反對,在談判無果的情況下,政友會險一些分裂,此舉讓人懷疑他的能力。
最後一個促使伊藤博文下野的原因,則是當伊藤博文提出關於提高起征點的議案遭到議會的否決之後,決定對內發行國債用於軍事擴張。然而此舉再一次遭到議會眾多議員們的反對,因為發行國債之後,誰來購買國債是一個大問題。普通日本百姓的賦稅非常高,他們手裏本來就沒有多少錢,所以普通百姓一定不會購買大量的國債。而過載勢必要落到門閥和財閥們的手中,對於日俄戰爭,他們雖然非常希望獻出自己的生命,可是關係到錢的時候,他們卻不願意賭上自己的門閥。一旦日俄戰爭失敗,國債就成了廢紙,自己一個家族門閥或者一個財團就完了,再也沒有重新崛起的機會了。所以以門閥世家和財閥為代表的日本議會,斷然再一次拒絕了伊藤博文的國債議案。
軍方不斷要求增加軍費,但議會卻一再否決伊藤博文各種增加財政收入的議案,在巨大的壓力下,伊藤博文不得不辭去首相一職。
西園寺公望擔任代理首相,一個月後,經過長老會決定,支持長州藩元老日本陸軍改革功臣,桂太郎大將為首相,主要主持對俄戰爭準備工作。桂太郎因為不懂經濟,所以他也不會和議會的人打什麼交道,直接用最簡單的方法,壓縮其他政府支出,用以支持軍費。而明治天皇為了支持軍隊打敗俄國人,也節衣縮食,拿出皇室內庫捐給軍隊。皇帝用自己的錢來捐給軍隊,這讓每天嚷嚷著忠君報國的日本財閥們情何以堪,於是他們紛紛提出購買國債——好麼,人家伊藤博文好說歹說不給麵子,這邊桂太郎一上台就買了國債,更加讓軍方驕傲起來——看啊,國內的財閥們是支持自己的。
桂太郎是一個性格非常強悍倔強的長州藩軍人,他的夢想就是擊敗俄國人,占領東北,所以當他聽到中國清政府提出邀請日本軍方擔任教官之後,笑得假牙都差點掉了出來。尤其是中國方麵提出邀請日本軍隊做教官,卻沒有說明數量,所以日本人得寸進尺地說甚至可以一對一地進行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