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自大”的中國領袖(1 / 2)

時間已經到了9月12日,日軍第一軍在軍長黒木為楨的親自率領下,已經抵達了海城北麵,如果被日軍的第四軍與第一軍形成合圍,俄軍第4軍2。6萬人將無法阻止日軍將近10萬人的圍攻。因此紮魯巴耶夫毫不猶豫下令軍隊連夜向北突圍,撤出海城。

9月13日,日軍第四軍向海城發起進攻,卻發現海城空無一人,俄軍逃向遼陽,而城中的中國老百姓早就逃入遼河以西了。

在東三省總督張蔭恒和第三軍團司令冉東的指揮下,在張作霖等本地軍官的煽動下,遼東百姓逃入走著十之八九,這給日俄雙方製造了極大的困難。這一場海城戰役之所以比曆史上遲了一個月才打響,其原因和中國人在遼東施行的堅壁清野有著很大的關係。

在得到一座空城之後,日軍已經占領了遼陽以東和遼陽以南的全部地區,大山岩開始準備向遼陽發起進攻了。

庫羅巴特金視遼陽為重要戰略之地,俄軍在遼陽及其外圍構築了大量的堅固工事,。

遼陽城防工事外圍,俄軍構築了三道防線:

由鞍山東連高峰寺,大甸子、弓長嶺、八盤嶺、寒坡嶺至紅沙嶺,為第一道防線。

由沙河鎮東連四方台、湯和沿、孫家寨,左至石咀子的小山脈,為第二道防線。

距城防工事3—4公裏,右由首山堡至方家屯、孟家房、虎頭崖;左經太子河至施宮屯、黑英台、岩州城一線,為第三道防線。

而在遼陽城中,庫特帕羅金把遼陽城牆鑿成隧道10處,在城外修築很多公路,縱橫如織。沿公路又修建了大量碉堡群,每個碉堡設炮數門。在碉堡外麵挖掘塹壕,寬1.8米,深1.2米,壕內遍插木樁,或架設鐵絲網,挖狼阱,埋地雷。在壕外,也架設鐵絲網,設狼阱。在陣地背後,有甬道可通炮車。在太子河右岸土城丘上排列重炮,以掩護堡壘。

庫特帕羅金等著日軍一頭撞在他的銅牆鐵壁之上,早日收拾日軍。

日本滿洲軍總司令官大山岩采取進攻戰術,他指揮三個軍,秣馬厲兵,積極準備進攻遼陽。為了攻克遼陽,大山岩首先把滿洲軍總司令部移至海城。

9月15日,大山岩進攻遼陽作戰計劃形成:

第一軍的主力在太子河左岸,從遼陽東麵進攻俄軍;

第二軍(缺一個師團)從遼陽至海城鐵路西側地區進攻俄軍;

第四軍從遼陽至海城鐵路東側地區進攻俄軍;

總預備隊(一個師團)在總司令官的指導下,在遼陽至海城鐵路附近的位置準備策應。

隨後,大山岩將作戰計劃分法給各個部隊,各部隊按照指定計劃開始調整軍隊後勤並將傷兵運回國內,日軍的野戰醫院中傷兵遍地,前來視察的大山岩元帥也憂心忡忡,更讓他擔憂的是,這些天秋雨到來,導致道路泥濘不堪,後勤運輸壓力倍增。東北黑土地適合種植糧食,但相對鬆軟的土地卻讓交通運輸變得極為麻煩,日軍得不到足夠的補給,隻能就地搶劫中國百姓獲得補給。

得益於張蔭恒與冉東的宣傳,遼東十室九空,日軍也得不到什麼補給了,而俄國人依靠著鐵路,反倒比他們壓力更輕。這也是大山岩不顧傷亡猛攻的原因之一,他想要在冬季到來之前解決戰鬥,如果到了冬季,俄國可以從貝加爾湖的冰麵上將武器彈藥運到西伯利亞大鐵路,俄國人將得到有效補給,最終拖死日本。

9月17日,大山岩得到滿洲情報機關長青木宣純的報告,中國軍隊將提前發起對俄之戰,具體時間將定在9月20日,而不是9月25日。但是中國人並沒有通知給日本人,或許中國人處於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吧。從中日雙方合作上來說,中國人雖然也希望打敗俄國人,但是並不希望和日本人關係太深。尤其是在兩個月前,中國軍隊已經將所有日本教官如數送回,盡管說增強了日本滿洲軍的實力,但是也從此之後將日本在中國軍隊的影響力降到最低。中國人從日本人身上學到了本事,然而日本人迄今為止還不知道中國軍隊的看家本領——當然,日本教官也不認為中國人有什麼看家本領。

日本滿洲軍司令部內,大山岩與手下們終於放下心來,大山岩設計了一下,如果中國人的總攻時間是9月20日的話,那麼日軍則延遲總攻的時間,等中國人和俄國人攪在一起,俄國人向中國軍隊反擊的時候,日本再坐收漁翁之利對俄國背後一擊。

大山岩的想法非常美妙,但是結果卻並不如他所預料的一樣,因為中國的對俄宣戰時間雖然定在9月20日,可是主攻的地點卻不是遼東,而是北亞的伊爾庫斯克,俄軍亞洲最大的軍火補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