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常見的情緒情感問題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孩子容易多動、衝動;情緒不穩定,易具攻擊性。他們對他人的情感理解較少,表達自己情感的方式也不合理。
另一類孩子活動較少、抑鬱、退縮、過於敏感、消極情緒多、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家教不當、學習負擔過重、受到不公正待遇等,都可能使孩子的情緒情感不能健康發展。
獨生子女由於缺少兄弟姊妹,加之家長普遍過度保護和過高期望,容易出現孤獨和自我中心。
了解孩子心理,控製孩子情緒。
現在由於獨生子女普遍存在,使家長們視孩子為寶貝,家長及上一輩人把全部的愛心傾注於孩子身上,致使孩子對自己生活中的一切都認為是理所應當的,一部分孩子甚至因為一點不順心的事,就會不分時間、地點、場合,也不管方式地吵鬧、發脾氣。
教會孩子遇到事情穩定自己的情緒是必要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控製情緒的良好習慣,對結交朋友、融入集體、與人合作都是有益處的。
孩子發脾氣的主要原因,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受到委屈,遭到打擊,遇到不平,體會到失望,心情非常惡劣時,無法平衡自己的情緒,或找不到適當的對象來傾訴,或是不會適當地表露自己的感情,或是受到某種壓力而不能承受,使情緒鬱積到某種程度而爆發。
比如,過度焦慮是孩子常見的一種情緒問題。由於擔心不能達到目標或不能克服困難,使自尊心、自信心受挫,產生失敗、內疚感,從而形成緊張並帶有恐懼的情緒狀態就是過度焦慮。這種消極的情緒狀態會影響孩子智力、行為、人格等多方麵的正常發展。過度焦慮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得退縮、過分順從或暴怒、恐懼,常處於憂鬱狀態。父母、教師的教育方式常是引發孩子過度焦慮的原因。家長和教師自身的焦慮較多,對孩子過分苛求或放縱,教育態度不一致等,都容易使孩子產生焦慮。
愛嫉妒是孩子經常出現的另一種情緒。對孩子來說,嫉妒是一種可以讓人理解的正常的情緒反應。可是如果嫉妒心過強,就容易產生許多不良情緒,甚至可能出現對被嫉妒對象的攻擊行為。因此,家長要幫助孩子克服這種不良情感。
如果你的孩子“很凶”怎麼辦?做父母的也不必太著急,首先,要讓孩子知道,你隻是不讚同在某種特殊環境中他所做的事,而不是對他本人有意見。
富於攻擊性的孩子總是很容易生氣或者憤憤不平,尤其是當他們感到自己受到攻擊的時候。這時你要直接說出你的看法。
另外,你要讓孩子意識到別人也有自己的權利和需要,它們是必須得到尊重的。
你應首先提及最近一次你的孩子漠視或者侵犯了他人權利的事件,然後告訴孩子這些權利是什麼,為什麼它們是需要受到尊重的。除了直接的討論外,另外一個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角色扮演,讓你的孩子扮演受其侵犯的那一方。
平時,家長要引導孩子經常地把感受到的東西不斷地表達出來,這實際上就是情感的宣泄過程。有時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孩子的很多感受無法用語言來表達,這就形成了心中有事不會說,或是不敢說,或是不能說的狀況,最終造成沉重的心理壓力。對這方麵的問題,家長應給予重視,盡量給孩子提供發泄的條件。記日記是孩子宣泄自己情緒的一種有效方式,對此,家長應給予鼓勵。讓孩子毫無掩飾地在日記中袒露自己的野心、幻想、恐懼和憤怒等隱情,隻要有機會傾訴就比積鬱在胸中好,就是積極的心理表現。
有時,家長和老師看到孩子日記上的言辭會錯誤地認為孩子的心靈醜陋。其實這是孩子的心事,當成人窺知孩子的心理秘密時不要給孩子亂下結論,應該注意引導孩子能向你發泄自己的情緒。有的孩子生氣時會不停地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實際上,他是在把自己的怒氣和不滿統統地發泄在做著的事情上,當事情做完後,他的情緒也就緩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