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個性——命運的主宰(2)(1 / 3)

當時,撒切爾夫人堅決地拒絕了他們的這些要求,她認為桑茲等人殺人放火,是在押的刑事犯罪分子,根本無權享受政治犯待遇。可是,桑茲的絕食卻得到了北愛爾蘭天主教徒們的支持。4月10日,在北愛爾蘭一個以羅馬天主教徒為主體的選區的補缺選舉中,桑茲居然當選為英國的下院議員,而議會卻不能阻止這一行動。當選的桑茲在獄中對外界發表了講話,宣布要以絕食為武器抗爭到底,不成功就成仁。

這一突發事件立即引起了國際上的廣泛關注。愛爾蘭共和國的議員、美國的議員、羅馬教皇的特使、歐洲人權委員會和國際紅十字會的代表,相繼來英國為桑茲說情。可是“鐵娘子”撒切爾夫人一點也不讓步,全部給予回絕。

4月20日,桑茲的絕食到了第56天,他的健康狀況急劇惡化。愛爾蘭共和軍成員行動了,他們焚毀汽車,襲擊警察,揚言如果桑茲因為絕食而死,他們就將發動“全麵進攻”。

當時正在國外訪問的撒切爾夫人對此的反應十分鎮定,她淡淡地說:

“他們既然自願求死,那就讓他們去死吧,當局理當尊重他們個人的意願。但是,提出的要求,一概不能接受!”5月5日,27歲的桑茲在持續絕食66天之後,真的死去了。死訊傳到各地以後,立即爆發了焚燒房屋、砸毀汽車、襲擊警察等暴力事件。而監獄裏的70多個共和軍成員則揚言要集體絕食,以示對桑茲的悼念,給英國政府施加更為強大的壓力。撒切爾夫人堅定不移,毫不妥協!她聲稱,如果對這些共和軍囚犯讓步,那就是給他們“頒發了屠殺無辜的許可證”,她還強硬地宣布:“政府永遠不會給共和軍犯人以政治犯待遇。”

桑茲的絕食而死和撒切爾夫人的鐵一般的強硬,在國際上引起了強烈反響。愛爾蘭、美、法、希、葡、挪威和澳洲等國家和地區,都相繼發生了不同規模的抗議活動。美國擁有1300萬愛爾蘭裔人口,許多重要人物都有愛爾蘭血統。所以,美國政界和輿論界對撒切爾夫人的態度很是不滿,紛紛提出譴責和非難。可是,撒切爾夫人卻十分頑強地忍受著這一切,寸步不讓。

後來,死去的絕食者不斷增多,暴力活動在北愛爾蘭也是此起彼伏。但不管情勢多麼嚴重,也無論國內外壓力有多大,撒切爾夫人依然故我,毫不退卻。1981年10月3日,絕食者經過七個月的行動,死了十名同伴以後,終 於宣布停止絕食。至此,撒切爾夫人經受住了這場常人難以忍耐的極為嚴峻的考驗,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哈佛家訓

撒切爾夫人在這一事件上的強硬立場,正顯示出她作為“鐵娘子”的個性。不論其意義是否積極,其結果是否殘酷,但這種不屈不撓、處事果斷、意誌剛毅的作風,認準目標就堅定走下去的勇氣,則對人們極具啟示意義。

科學界的“小公主”

伊倫是居裏夫人的女兒,人稱科學界的“小公主”。她小時候好動,有點“野”,像個男孩子,有一次還把父母的諾貝爾獎章當做“大金幣”玩。當小伊倫長到該上學的年齡時,居裏夫人對自己這個不那麼文靜,不能安安穩穩坐下來讀書的小伊倫,還真費了不少心神。

居裏夫人在伊倫的學習問題上,有著很獨特的見解。她始終認為不能用過時的信條和方式學習,主張著重培養伊倫的獨立認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以便讓她盡可能直觀地學習和熟悉各個領域的最新知識。居裏夫人常說,伊倫的這個年齡正是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如果整天封閉在空氣汙濁的教室裏,消耗過多的精力是野蠻的,應該增加戶外自由活動的時間。伊倫一直非常感激媽媽對她講的一句話:學習要少而精,切忌一知半解。這使她受益終生。

小伊倫最初的學習生活是在一所特殊的“小學”開始的。在這所特殊的“小學”裏,沒有拘泥於呆板僵化的填鴨式學習方法,而是一種全新的跳躍式的趣味性學習法。

小伊倫很快就被這種快樂而有趣的學習方法吸引住了,“野勁兒”收斂了許多。她開始把她似乎總也使不完的精力放在那些試管、燒杯、天平上,腦子裏轉起了一個又一個的問號……伊倫每天除了學習功課外,還要幹些體力勞動。勞逸結合使她學會了縫補衣服,在庭園裏勞動、做飯、蕩秋千,還學會了音樂。這樣極具趣味性的快 樂的學習一直持續了兩年,由此奠定了伊倫進軍科學領域的基礎。她後來在科學上的成功,很大部分應該歸功於這段早期的學習經曆。

哈佛家訓

新穎的趣味性學習法,可以使我們用獨特的方式把想像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這對我們的認知發展、能力發展以及創造力發展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我們應給自己創造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

女兒的“奇談怪論”

199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福爾哈德上高中時有了自己的崇拜對象,但她並不是一個盲從別人的人,即使是自己的偶像,也絕不會盲從。她曾“狂妄”地對歌德的詩、高斯的數學公式和達爾文的進化論都提出過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