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個性——命運的主宰(4)(1 / 3)

戴碧蓉負傷後,留下了後遺症,她的記憶力明顯地減退了。學外語,單詞全靠死記硬背。她煞費苦心記住的單詞,沒過幾天就從她記憶裏消失了。她很急,但沒有打退堂鼓。她下了狠心,一定要把外語學好。發音不準,她就多問,單詞記不住她就多念。還把單詞寫在本子上,隨身帶著,一有空就念幾個,記幾個。功夫不負有心人,戴碧蓉戰勝了“易忘症”。

戴碧蓉身殘誌不殘,她刻苦學習,就是為了要多掌握文化知識,將來能夠為祖國建設事業多作貢獻。但她也清楚,一個人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這個美好的願望是難以實現的。她決定參加體育鍛煉。

可以想像,單臂獨腿的人在體育鍛煉中有多難呀!她和別人打乒乓球,接球的時候,一條腿站不穩,常常摔倒,可她並不氣餒,摔倒了就爬起來,再摔再爬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苦練,終於掌握了保持身體平衡的規律。她不僅會直握拍打球,還能夠橫握拍打球。同學們都敬佩她,向她學習。

哈佛家訓

一個對生活充滿信心的人,也許沒有健康的身體,但是,仍可懷有很多美好的願望,仍可擁有克服人生道路上一切困難的決心,仍可通過自身的努力贏得世人的敬佩。

力爭一流

20世紀30年代,在英國一個不出名的小城鎮裏,有一個叫瑪格麗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嚴格的家庭教育。父親經常向她灌輸這樣的觀點: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力爭一流,永遠坐在別人前頭,而不能落後於人,“即使坐公共汽車時,你也要永遠坐在前排。”父親從來不允許她說“我不能”或者“太困難了”之類的話。正是因為從小就受到父親極其“殘酷”的教育,才培養了瑪格麗特積極向上的決心和信心。她總是抱著一往無前的精神和必勝的信念,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一切困難,以自己的行動實踐著“永遠坐在前排”。

瑪格麗特在上大學時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拚搏精神,在一年內全部學完了學校要求學5年的拉丁文課程,並且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試成績竟然名列前茅。其實,瑪格麗特不光在學業上出類拔萃,她在體育、音樂、演講及學校的其他活動方麵也都一直走在前列。當年她所在學校的校長評價她說:“她無疑是我們建校以來最優秀的學生,她總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為如此,40多年以後,英國乃至整個歐洲政壇上才出現了一顆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英國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壇長達11年之久,被世界政壇譽為“鐵娘子”的瑪格麗特·撒切爾。

哈佛家訓

因為要爭得第一,所以要加倍努力;因為要走在別人前麵,所以要加快腳步;因為要做最優秀的,所以要格外刻苦,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要不斷超越自己。

5美元的力量

柏年在美國的律師事務所剛開業時,連一台複印機都買不起。移民潮一浪接一浪湧進美國時,他接了許多移民的案子,常常深更半夜被喚到移民局的拘留所領人,還不時地在黑白兩道間周旋。他開一輛掉了漆的汽車,在小鎮間奔波,兢兢業業地做律師。終於媳婦熬成了婆,電話線換成了四條,擴大了辦公室,又雇用了專職秘書、辦案人員,氣派地開起了“奔馳”,處處受到禮遇。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一念之差,他將資產投資股票而幾乎盡虧,更不巧的是,歲末年初,《移民法》又被再次修改,職業移民名額削減,頓時門庭冷落。他想不到從輝煌到倒閉幾乎是一夜之間。

這時,他收到了一封信,是一家公司總裁寫的:願意將公司30%的股權轉讓給他,並聘他為公司和其他兩家分公司的終身法人代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找上門去,總裁是個隻有40出頭的波蘭裔中年人。“還記得我嗎?”總裁問。他搖搖頭。總裁微微一笑,從碩大的辦公桌的抽屜裏拿出一張皺巴巴的5塊錢彙票,上麵夾的名片,印著柏年律師的地址、電話。他實在想不起還有這一樁事情。“10年前,在移民局裏,”總裁開口了,“我在排隊辦工卡,排到我時,移民局已經快關門了。當時,我不知道工卡的申請費用漲了5塊錢,移民局不收個人支票,我又沒有多餘的現金,如果我那天拿不到工卡,雇主就會另雇他人了。這時,是你從身後遞了5塊錢上來。我要你留下地址,好把錢還給你,你就給了我這張名片。”他也漸漸回憶起來了,但是仍將信將疑地問:“後來呢?”“後來我就在這家公司工作,很快我就發明了兩項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