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優雅——漂亮的女人(3)(2 / 3)

她曾被確診患上了中期乳腺癌,需要盡快做手術。手術前期,她依然過著有規律的生活。她每天早上六點半就醒來,做做關節活動,上午收拾料理房間,中午照常喝著午茶——那種加奶的紅茶,傍晚插插花,睡前認真寫日誌。所不同的就是,每天下午三點半的時候要接受醫院規定的檢查。對於來檢查的醫生,她總是微笑接待,讓他們感到輕鬆無比,盡管檢查的時候,大多感覺十分不舒服。

直到手術麻醉之前,她仍然對主治醫師說:“摩爾,你答應過我,明天傍晚前用你拿手的比薩餅換我的插花!別忘了!上次的奶酪火腿配西芹的比薩,味道真好,讓人難以忘懷!”真叫摩爾哭笑不得。手術果然進行得很順利,兩個月後的一天,朋友茜麗來探望她,她竟然馬上忘記疼痛,要送茜麗一件自己剛剛被醫院允許做好的插花。等到她出院時,竟然與醫科室一半的人都交上了朋友,包括那些病友。因為人們都被她的輕鬆和堅強所感染和征服。

半年之後,喬娜再提及此事時說:“我一直心情很好!現在,想不想看看我的傷疤?愈合的不錯,對吧!當時在我腦海中浮現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對自己說有兩個選擇;一是死一是活。我選擇了活,而且是今後快樂的生活。於是,我要堅強地笑一笑,我要讓摩爾放鬆下來,以穩健的心情給我做手術。我相信,我們會配合好,手術也會順利,盡管成功率隻有50%。顯然,我很幸運!”

“我相信,為了好好活下來,我已經盡了全力了。”

喬娜之所以活了下來,一方麵要感謝醫術高明的醫生,另一方麵得感謝她那驚人的生活態度。生活充滿了選擇,堅強的喬娜總是積極地選擇生活的正麵,所以她快樂。

樂觀者總是保持一種恬然無憂的心境,永遠微笑著麵對生活,不管生活以什麼樣的方式回報自己,都能張開雙臂,用宏大的胸懷愉悅地迎接命運的每一次挑戰,寬容地接納每一個實實在在有得有失的日子。

選擇樂觀吧!因為選擇了樂觀就選擇了積極進取,選擇了生命的方向;倘若選擇悲觀那就選擇了消極放棄,選擇了自己打倒自己。

選擇樂觀吧!“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讓我們永遠保持積極的心態,高奏起“扼住命運咽喉”的交響曲,愉快地度過或苦或樂的人生。

哈佛家訓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對幸福生活的主動追求,決定了人們總是選擇樂觀,樂觀的人總能從平淡無奇甚至困難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陽光,保持精神愉快。

打開另一扇門婭麗是一個很有事業心的人,她在一家業務公司跟老總一幹就是5年,從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一直做到了分公司的總經理職位。在這5年裏,公司逐漸成為了同行業中的佼佼者,婭麗也為公司付出了許多,她很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將企業帶入一個更加成功的境況。然而就在她兢兢業業拚命工作的時候,她發現總經理變了,變得不思進取、“牛”氣十足,對自己漸漸地不信任,許多做法都讓人難以理解,而婭麗自己也找不到昔日幹事業的感覺。同樣,總經理也看婭麗不順眼,說婭麗的舉動使公司的工作進展不順利,有點礙手礙腳。不久,總經理把婭麗解雇了。

從公司出來後,婭麗並沒有氣餒,她對自己的工作能力還是充滿了信心。不久,婭麗發現有一家大型企業正在招聘一名業務經理,於是將自己的簡曆寄給了這家企業,沒過幾天她就接到麵試通知,然後便是和老總麵談,最終順利拿下了這一職位。工作了大約一個月時間,婭麗覺得自己十分欣賞這家公司總經理的氣魄和工作能力。同時,她也感到總經理同樣十分賞識她的才華與能力。在工作之餘,總經理經常約她一起去遊泳、打保齡球或者參加一些商務酒會。

在工作中,婭麗發現公司的企業圖標設計相當繁瑣,雖然有美感,但卻缺乏應有的視覺衝擊力,便大膽地向總經理提出更換圖標的建議。沒想到其實總經理也早有此意,總經理把這件事安排給她去完成。為了把這項工作做好,婭麗親自求助於圖標設計方麵的專業人士,從他們設計的作品中選出了比較滿意的一件。當她把設計方案交給總經理的時候,總經理大加讚賞,立馬升她為公司副總,薪水增加了一倍。

是的,被解雇並不是一件壞事,婭麗麵對無情的解雇,她一樣憑借著才能找到了更適合自己的工作,而且得到了一位真正的“伯樂”的賞識。

其實路就在腳下,被解雇了,我們不用去計較,走過去,前麵也許有更光明的一片天空在等著我們。

西婭在維倫公司擔任高級主管,待遇優厚。很長一段時間,她都為到底去什麼地方度假而煩惱。但是情況很快就變得糟糕起來。為了應對激烈的競爭,公司開始裁員,而西婭則是被裁掉的一員。那一年,她43歲。

“我在學校一直表現不錯!”她對剛剛失業的墨菲說,“但沒有哪一項特別突出。後來,我開始從事市場銷售。在30歲的時候,我加入了那家大公司,擔任高級主管。”

“我以為一切都會很好,但在我43歲的時候,我失業了。那感覺就像有人給了我的鼻子一拳。”她接著說,“簡直糟糕透了。”

西婭似乎又回到了那段灰暗的日子,語氣也沉重了許多。“有一段時間,我不能接受自己失業的事實。躲在家裏,不敢出門,因為每當看到忙碌的人們,我都會覺得自己沒用,脾氣也越來越大,孩子們也越來越怕我。情況似乎越來越糟糕。但就在這時,轉機出現了。一個月後,一個出版界的朋友詢問我如何向化妝業出售廣告,這是我擅長的東西。我重新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為很多上市公司提供建議,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