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成功——輝煌的人生(2)(1 / 3)

另一個名叫辛迪的女孩卻實現了與西爾維亞一樣的理想,成了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辛迪並沒有白白地等待機會出現。她不像西爾維亞那樣有可靠的經濟來源,所以她白天去打工,晚上在大學的舞台藝術係上夜校。畢業之後,她開始謀職,跑遍了洛杉磯每一個廣播電台和電視台。每一個地方對她的答複都差不多:“不是已經有幾年經驗的人,我們不會雇用的。”但是她不願意退縮,也沒有等待機會,而是走出去尋找機會。

她一連幾個月仔細閱讀廣播電視方麵的雜誌,最後終於看到一則招聘廣告,北達科他州有一家很小的電視台招聘一名預報天氣的女主持人。辛迪是加州人,不喜歡北方。但是,有沒有陽光,是不是下雪都沒有關係,她隻是希望找到一份和電視有關的職業,幹什麼都行!她抓住這個工作機會,動身到北達科他州。辛迪在那裏工作了兩年,最後在洛杉磯的電視台找到了一個工作。又過了五年,她終於得到提升,成為她夢想已久的節目主持人。

西爾維亞和辛迪的不同在於,西爾維亞在10年當中,一直停留在幻想中,坐等機會,期望時來運轉,然而,時光卻流逝了。而辛迪則是積極采取行動。首先她充實了自己,然後在北達科他州受到了訓練,接著在洛杉磯積累了比較多的經驗,最後終於實現了理想。

失敗者談起別人獲得的成功總會憤憤不平地說:“人家有好運氣。”他們不采取行動,總是等待著有一天他們會走運,他們把成功看作是降臨在“幸運兒”頭上的偶然事情。而成功者都是積極勤奮的人,他們從來都不靠運氣,隻是忙於解決問題,忙於把事情做好。

有人問牛頓到底是通過什麼方法得到那些非同一般的發現時,他誠實地回答道:“總是思考著它們。”牛頓這樣表述他的研究方法:“我總是把研究的課題置於心頭,反複思考,慢慢地,起初的點點星光終於一點一點地變成了陽光一片。”正如其他有成就的人一樣,牛頓也是靠勤奮、專心致誌和持之以恒才取得巨大成就的,他的盛名也是這樣換來的。放下手頭的這一課題而從事另一課題的研究,這就是他的娛樂和休息。

牛頓曾說過:“如果說我對公眾有什麼貢獻的話,這都要歸功於勤奮和善於思考。”英國物理學家及化學家道爾頓也同樣不承認他是什麼天才,他認為他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勤奮點滴積累而成的。

哈佛家訓

一切成就都要靠努力去做才能實現,靠願望和祈禱是不行的。成天等待免費午餐的人,隻會在消極的侵蝕中喪失生命的活力和亮色。

不要讓機會溜走

楠妮的第一次求職經曆令她一生都難以忘懷。

楠妮是大專生,3年裏她勤奮學習,英語、寫作、專業課樣樣不懈怠,業餘時間還參加了會計本科考試,到畢業前楠妮即將獲得學士學位。對自己的功底楠妮是頗為自信的。

楠妮應聘的是一家全國知名的國有大型企業。人事部對她的資料相當滿意,對她的英語水平和寫作能力也很欣賞。也許是由於惜才之故,人事部主管對楠妮極為客氣,當即電話通知財務經理對他進行麵試。10分鍾不到,財務經理就來了。

財務經理是一位十分瘦削的老先生,衣著樸素。幾句寒喧之後,便轉入正題,他說他想考幾個會計科目方麵的問題。如此簡單的問題,讓楠妮不禁竊喜。“你說吧,你說吧。”楠妮感覺一點兒也不緊張。

考核極為順利,對他的問題楠妮幾乎是不假思索,對答如流,同時還旁征博引,援引財政部最新頒布的有關會計法規加以論證。楠妮想用自己的學識來贏得這位經理的賞識。一個小時後,她被宣布留用了。成功如此之容易,驕傲的情緒自然也就滋長起來了。

上班的第一天,財務經理交給楠妮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根據憑證錄入原始材料明細賬。這個過程極為簡單,就是一個數字轉抄的事兒。1000多張憑證楠妮兩天就抄完了。她不免有些看輕這份工作,言語之間有所流露。財務經理卻依然是一副水波不興的樣子。有一天開始與總賬核對,楠妮驚奇地發現自己竟對不上賬。楠妮慌了手腳,幾千筆金額要查出錯誤可不是一件易事,反複核查幾次後仍與總賬對不上。楠妮開始懷疑是總賬有誤。她再一次自信地找到財務經理,用極其肯定的語氣告訴經理自己的錄入沒有錯,應該是總賬錯了。財務經理並沒有直接回答楠妮的話,隻是笑了笑說:“姑娘,世上好像任何事都是相對的,沒有太絕對的吧。”楠妮不以為然。財務經理將其登錄的明細賬拿去複核,結果不到10分鍾就查出了一筆錯誤,322579誤寫成了22579,二者之間相差近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