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成功——輝煌的人生(2)(2 / 3)

楠妮羞愧滿麵,無以言對。財務經理當即讓楠妮去人事部結賬。她懇請經理能原諒自己的這次過錯,但財務經理言出必行,毫無挽回的餘地。臨行時,財務經理意外地抽出時間和楠妮談心:“姑娘,你很聰明,但人不能聰明得過了頭。一開始你就很傲氣,記不記得我問你問題時,你一連說了兩個‘你說吧’。我看你有才,姑且原諒你。這幾天我交給你一個簡單的會計工作,旨在考察你,結果你完成得怎麼樣?照抄你都能抄錯,你的能力何在?因為你這一錯,公司有可能損失20多萬,這個責任是你負還是我負呢?本來我可以原諒你,但我今天不得不辭退你。我的年齡與你的父親相當,正因為如此,我想如果今天不給你一個沉重的打擊,你就不能吸取這個教訓。請體會我的良苦用心。你不能怪我,要怪隻能怪你自己沒有抓住眼前難得的機會。”

哈佛家訓

在任何人麵前多少總是有機會的,問題在於你是去抓住它,還是不去抓住它,這就是人生的十字路口。凡是明智的人都不會讓機會從身邊溜走。

不要輕易說不可能

米歇爾·傑弗瑞斯參與了一個名為“生命之泉”的旨在開發人類自身潛能的組織,她和其他五十人接受了為期3個月的“領導才能工程”的培訓。在一次例會上,大家提出了一項富有挑戰性的任務,這項任務是為洛杉磯市1000名無家可歸者提供早餐和衣物。要完成這個任務,他們不能自掏腰包,更不能動用本人的一分錢。

可是他們沒有一個人在餐飲業或類似的行業裏工作。米歇爾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哎呀,這不是強人所難嗎?”況且,他們必須在周六上午做好所有這一切,而當時已經是周四了。她更覺得做成這件事簡直是太不可能了。

環顧四周,她看到其他50張臉都繃得緊緊的。很明顯,沒有一個人對如何著手這項工作有一點兒頭緒,不過沒有一個人說做不到。既然沒有人站出來表示服輸,他們隻好硬著頭皮表態:“是,可以,我們一定能做到,沒問題。”

其中一個人提議道:“那好,我們要分一下組。一組去準備食物,一組去準備廚具。”又有一個人說:“我家有輛卡車,可用來拉家夥。”

“太棒了!”他們就這樣嘰嘰喳喳地討論起來。

又有人補充道:“還要有一組負責招待和募集衣物。”米歇爾被任命為聯絡組的組長。

到了淩晨2點鍾,他們列出一個單子,寫下所能想到的需要做的每件事,然後把任務分配給每個小組,之後回家休息一會兒。

對於米歇爾來說,這個任務簡直太艱巨了,她一晚上都在念叨:“上帝,我簡直不知怎麼辦才好,一點兒頭緒都沒有……但是我們還是要全力拚一下。”

第二天一大早,米歇爾就跟其他組員一起行動起來了。

他們翻出電話號碼簿,給每一個也許能幫上忙的人打電話。米歇爾首先給範恩合作總社打電話。聽完她的說明,對方告訴她,他們必須遞交一份需要提供食物的書麵材料,而且這份材料得兩周後才能獲準通過。米歇爾耐心地解釋說他們等不了兩個禮拜,最好在天黑之前得到食物。合作社的部門經理說一個小時後給她回話。

米歇爾又給西貝格爾公司打電話,向對方重申了他們的需求。公司的老板非常爽快地同意了,這真讓人喜出望外。他們一下有了1200個過水麵包圈。正當米歇爾給紮基農場打電話,想從那裏得到些雞肉和雞蛋時,她的傳呼機響了,同伴告訴她漢森果汁公司提供了一卡車新鮮的胡蘿卜汁、西瓜汁及其他的鮮果菜汁。

範恩合作總社的部門經理回電話說為他們準備好了各類食品,其中包括600個麵包。10分鍾後,又有人打來電話,表示打算捐獻500個玉米煎餅。實際上,每10分鍾就有一個組員接到捐贈電話。

“哦,難道我們真能把這件事辦好嗎?”米歇爾想。

經過18個小時的緊張工作,米歇爾在半夜時驅車到翁紹爾麵餅圈公司去拉800個麵餅圈。她把麵餅圈小心地碼在客貨兩用車車廂的一邊,這樣就能裝下1200個過水麵包圈,她5點鍾後就要去拉過水麵包圈。

在西貝爾格公司的幫助下,她裝上那些過水麵包圈,直奔洛杉磯。5點45分,她把車開進停車場,看到組員們在搭設工作爐,給氦氣球充氣,設置簡易廁所——他們什麼都想到了。

她趕緊卸下成袋的麵包圈和一箱箱的麵餅圈。上午7時,停車場門前排起了長隊。他們賑施早餐的消息早就在附近的貧民窟中不脛而走。隊伍越來越長,一直延伸到街上,繞了整個街區一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