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婷婷,學習很好,平時考試與淼淼成績不相上下,有些科目,甚至比淼淼還占優勢,比如英語、語文等。
“現在的孩子真好,不知道與同學競爭,也不自私,不暗地裏互相較勁兒,活得多輕鬆自在啊。”見淼淼一股子熱情地送資料給同學,我不由得跟她爸聊。
“淼淼這孩子是不自私,很單純,但這可不代表所有她這個年齡的孩子都不自私啊。有些孩子還是很自私的,不喜歡與別人分享。”
看淼淼給同學送書,不由得又想起自己的中學時代。
那是一所偏遠的鄉鎮中學,師資、辦學條件都極差。那時候,我們手上除了學校發的教材,幾乎難得再有什麼複習資料可參考。記得班上有一個成績很好的女生,她姐姐在縣城新華書店上班,書店裏有什麼新資料,她總是第一個拿到手。好東西大家都喜歡,難免會有同學去找她借,而她的回答永遠是那一句:“不好意思,我在看。”看來,借是借不來的,就托她讓她姐姐給捎回來幾本。她的回答又成了:“不好意思,我姐姐好幾個月才回來一次。”幾次下來,班上同學也沒人再去找她了。很明顯,她是不想跟大家分享那份資料。
三年後,她順利地被保送到高中。再三年,她考了一所不錯的外國語學院。她在學習上一直很優秀,卻不曾真正擁有過一個朋友。在校幾年,她的名字,隻被老師記得。
有人說,人天生就是自私的;更有人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樣的話,總是給那些自私者以光明正大的理由,讓他們繼續自私下去。而他們自私的結果無非也就那麼兩條:一,因為他們的自私,他們獨自享受的一些資源讓他們在一個小的環境或者一段短的時間內保持他們的優勢,比別人優秀;二,他們的自私並沒能影響到別人的成長進步,而他們收獲的不過是自己越來越孤立。從長久看來,那份自私,於人於己都沒什麼好處。
還有另外一句古話也已流傳很久:與人方便,與己方便。你想讓別人如何待你,你就得如何去對待別人。“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為了大家都幸福,世界需要熱心腸。”歌詞裏唱的可是地地道道的大實話。一個人在這個世上行走,誰都有走進困境需要別人伸手幫助的時候。別人需要你時,你伸出一隻手拉人一把,你有困難需要別人時,你得到的是別人伸出來的一雙手或者會是更多雙手。
“你的進步,並不會因為另一個人的進步而放慢腳步,你的自私,也並不能阻礙別人向前的步伐。為何還要那麼小氣,那麼自私,白白丟失那一份或許很美麗的友誼呢?再說了,我倒是願意身邊有幾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那樣可以督促我不斷提高自己。”與孩子談起這個話題,她的一番見解同樣讓我驚喜不已。她不光明白自私於人於己無利,她還知道身邊有強勁的競爭對手其實是對自己的一種督促。
淼淼十三歲生日那天,全班女生幾乎都給她送了小禮物。看著堆了滿滿一床、各式各樣可愛的小禮物,她很開心地對我說:“媽媽,看來我在我們班人緣還不錯哦。”的確,她在老師、同學們的心目中,口碑都不錯,想來與她的大度、不自私是分不開的。
當然,自私這種心理,也確實是人類共有的天性,尤其是現在的孩子,基本都是家裏的獨子獨苗兒,從小被眾星捧月般寵起來的,有這種心理更為正常。隻要不是過度自私以至影響、危害到別人,也不見得就一定因為它的存在而影響了一個人的前途、事業、未來,沒有那麼嚴重。自私的存在也許並不會給你的人生減分,但若是你能不自私,它卻會讓你變得更可愛,它會給你的人生加分,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6做一個有底蘊的女孩
我不記得從哪天起,淼淼開始喜歡照鏡子了。
“媽媽,額頭上又冒出兩個討厭的包,真煩人啊!”
“貌似我這兩天又曬黑了些。嗯,這個夏天堅決不穿裙子。”
“媽媽,為什麼你和爸爸都是雙眼皮,就我是單眼皮?”
……
她站在鏡子前打量自己,總是對自己身體的某些方麵不夠滿意:覺得自己的皮膚太黑了,覺得自己的眼睛太小了還是單眼皮,覺得自己的手指不夠修長漂亮……
看著她越來越在意自己的外在,我喜憂參半:她終於慢慢懂事了,開始注意自己的形象,開始對美有了刻意的追求;可她開始注意自己的形象了,勢必又會為此而分散很多不必要的精力。
一日早早起床,她洗完臉,在鏡子前往臉上搽潤麵霜,又開始對自己的單眼皮不滿意了——睡了一夜,那一對本就不怎麼讓她喜歡的單眼皮又變得厚了些,看上去有些浮腫。
“媽媽,你說我的單眼皮還會變成雙的嗎?”
因為我曾經告訴過她,我的雙眼皮是半道上才有的。上初中之前,我還有著一對泡泡的單眼皮,有段時間眼皮上頻繁地長小癤子,後來,不長了,倒是因禍得福,竟然把一雙單眼皮長成了雙眼皮——癤子成了我的美容刀。
她開始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之後,就一直盼望著也有那一天,她的單眼皮忽然一下子就變成了雙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