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那些過於聽話的“好孩子”,由於他們的父母控製欲望太強,一直讓孩子按照他們的安排來學習和生活,而根本沒有給孩子獨立的空間,甚至嚴格抑製孩子的“叛逆”。這樣的話,這些聽話的好孩子的青春期就沒有一個正常的“叛逆期”,這會造成兩個惡果:
一是叛逆期推遲。有的孩子從小就很聽話,從不反抗父母、老師,但是卻在成年之後出現了強烈的叛逆心,開始和父母作對。另外一個就是缺乏生命力。一般來說,太聽話的孩子,都有一種通病:缺乏激情。因為他們不管是學習還是做別的事情,都不是發自內心,而是為了滿足父母及家人的期待。事實上,這種刻意的努力,是一種強迫性的努力。但是,他們對於自己努力得來的結果,比如好成績等獎賞沒有什麼熱情,他們的口頭禪是“無所謂”,仿佛沒有什麼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所以,親愛的父母,別再強求你的孩子太聽話,別讓聽話變成懦弱和平庸的前奏。
給孩子空間,讓他去“淘氣”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家長對孩子嚷:“你怎麼這麼不聽話!”父母大多喜歡聽話的孩子,因為這樣的孩子好帶、省心。但是,有所得必有所失,長期要求孩子聽話可能會使他們失去獨立性。可能父母覺得孩子對他們有依賴性是件好事,但父母卻不知道自己正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沒有責任感、不懂得用頭腦而且怯懦的人,這類孩子在長大後也難有作為。
有關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分析和研究,結果表明:當被問及“你要喝什麼”時,回答“我想喝咖啡,不想喝紅茶”的人比回答“什麼都可以”的人,將來在社會上更有作為。
因為他遇事有自己的主張,而且敢於表達自己的主張。因此,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應該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允許孩子有自己的主張。一般歐美國家父母的做法是: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提出自己的要求;當孩子的意見和要求不妥當時,立即給予糾正,並說明父母不能滿足孩子要求的原因。
研究證明,“淘氣”的孩子往往比“聽話”的孩子更有創造力。其原因就是淘氣的孩子接觸麵廣,大腦受的刺激多,激活了孩子的智能。因此,給孩子一點“不聽話度”對提高孩子的創造力是有好處的。
創造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如果把孩子捆得死死的,一點自由支配的時間都沒有,他們怎麼去進行創造?因此,親愛的父母,請你給孩子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去“淘氣”,讓他們自由自在地去遐想、去活動、去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