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壓力的堆積,令抑鬱找上孩子
很多人都認為,如今的孩子不愁衣食,受到的照顧無微不至,他們怎麼會抑鬱呢?其實,孩子在得到鋪天蓋地的愛的同時,卻失去了隨心所欲地玩的自由,失去了與父母擁抱、遊戲和談話的機會……這些都會使孩子產生壓力,引發他們的抑鬱。
【成長的天空】
孩子變成了多愁善感的林妹妹
小靜是家中的獨生女,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對她抱有極高的期望。因此,小靜從小受到的教育要比別人多些,智力開發也比別人早些,學習成績一直很好,每次考試都是優秀。
但是,期中考試時,小靜患了重感冒。由於身體不適,精神不振,再加上心情緊張,有一科沒考好。受此影響,後麵的其他科考試成績也不好。盡管小靜沒有考好,但是爸爸媽媽沒有怪她,反而鼓勵她,但小靜仍是不開心。而且從那之後,她就變得沉默寡言、悶悶不樂,有時候還精神不振,一副沒睡醒的樣子,在家學習時也打不起精神。而且,媽媽還發現,自那之後,小靜的飯量明顯地比以前減少了。
這幾天,小靜總說自己不舒服,不想去上學,媽媽要帶她去醫院,她也顯得很不耐煩,不肯去,媽媽沒辦法,隻好幫她跟老師請了假。在家裏,小靜也隻是悶在自己的小房間裏,隻有吃飯的時候才出來。
媽媽看到小靜這個樣子很心疼,於是給班主任老師打了個電話,詢問近期小靜的情況。老師告訴媽媽,自從期中考試之後,小靜就像是變了個人似的,整天沉默寡言、悶悶不樂的,下課也不和同學們一起玩耍了,而且上課的時候還經常走神,學習成績也開始下降。
媽媽想不明白,不就是一次沒有考好嗎,小靜怎麼就突然變了一個人?
【心理點撥】
如何認識孩子的抑鬱
在孩子的眼裏,這是一個陌生的世界,每天都會有很多新的事物發生。孩子正以驚人的速度吸收各類不同的信息,結果他每天都發現很多不可理解的事情。爸爸媽媽可能會離開一段時間,不知去了哪裏,還會不會回來?白天在街頭看見一隻大黑狗,晚上睡覺時就會想,狗會不會趁我睡覺的時候走進我的房間咬我呢?或者會不會有魔鬼躲在我的床底下呢?媽媽送我上幼兒園,爸爸、媽媽都不去,為什麼我要去呢?幼兒園是什麼地方?這些憂慮使孩子不安和恐慌。
很多父母都認為,學齡前兒童沒有學業負擔,不愁衣食,受到的照顧無微不至,他們不會有什麼壓力。怎麼會抑鬱呢?其實,現在的孩子在得到鋪天蓋地的愛的同時,卻越來越失去了隨心所欲地玩的自由;在得到大量玩具的同時,卻失去了與父母擁抱、遊戲和談話的機會;在幼兒園,教師與孩子、孩子與孩子之間有時會有一些矛盾發生,如受到批評、不能與小朋友友好相處,這些都會使孩子產生壓力感。
有的孩子小小年紀就遇到了感情上的重大打擊,如親人去世、父母關係緊張或離異、考試失利(特別是未考上理想的學校)等,往往會出現情緒上的強烈反應。此外,學習成績不好,長相不出眾,總認為自己處處不如人,不受老師重視,不引人注目等,也會使孩子產生一種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