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孩子變成了嗆人的“小辣椒”(2 / 2)

此外,有的孩子亂發脾氣,可能是從父母那裏學來的。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啟蒙老師,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日常所表現出來的好品質,孩子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但是,一些父母卻沒有給孩子做好示範作用,有的父母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常常會大發雷霆,甚至有時候還會將怒氣撒到孩子身上。這種行為模式往往會被還缺乏辨別能力的孩子加以效仿,於是孩子就會翻版父母的處事方式,遇到問題或困難時,也會大發雷霆。

每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隨意發脾氣的孩子,可事實上發脾氣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如果家長引導得不好,孩子就會像奇奇一樣,養成亂發脾氣的習慣,變成一個暴躁的孩子;引導得好的話,孩子的脾氣就會成為每一次教育孩子成長的契機。

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絕不遷就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改掉孩子亂發脾氣的習慣,或者說對孩子發脾氣采取什麼樣的對策才是可行的?

專家建議:一是不能向孩子“俯首稱臣”;二是當孩子發脾氣時,適當地采取“橫眉冷對”的方式;三是父母“以身作則”,讓孩子從榜樣的身上學到正確的東西。

孩子發脾氣就向他屈服是最不可取的教育態度和教子方法。當孩子亂發脾氣時,父母要保持冷靜,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絕不遷就,始終要讓孩子明白,無論他怎麼發脾氣,父母都不會“俯首稱臣”,他始終都達不到自己的目的。當孩子已經“雷霆萬鈞”時,不妨運用冷淡計,父母及其親人都不去理會他。事後,再當著孩子的麵,分析一下他發脾氣的原因,細心地引導、教育孩子,相信孩子會從一次錯誤的行為中吸取教訓。

專家認為,父母在阻止孩子壞脾氣發作的時候,既不要采取過於強硬的態度,也不能采取過於軟弱的態度。最好是能夠迅速而果斷地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麵,以緩和緊張的局勢。也就是說,當孩子正處於發脾氣的時刻,父母不要一心隻想到訓斥孩子,因為孩子這時是聽不進去的;也不要強迫孩子或者用武力威脅孩子馬上停止發脾氣。最簡便的方法就是運用冷淡計把他撇下不管,或把他送出門外,讓他一個人去發泄,去自我克服、自我平息。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後,孩子就會漸漸改正亂發脾氣的習慣,因為他知道這樣做是什麼也得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