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寫作業時,注意力總是不集中
對於孩子來說,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做某一件事情,實在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是,如果和同齡的孩子相比,孩子的情況更嚴重而且普通的教育方法也不見成效,那麼就需要引起父母的注意了。
【成長的天空】
做作業總是三心二意
牛牛每天在家裏做作業都有很多麻煩事相伴。當他拿出作業本,在寫字台前坐穩,剛寫上幾個字,就感到鉛筆尖太粗了,於是去找小刀削鉛筆;寫了一會兒,又喊餓了,去廚房找吃的東西;過了一會兒,又去打開電視機,看一看有沒有動畫片;做一道算術題,還沒有認真思考,就問媽媽,而常常是媽媽還沒回答完,他的眼睛又跑到動電視上了。
作業總算在媽媽的再三催促和幫助下完成,但拖得很晚,而且字跡潦草,錯誤百出。
【心理點撥】
孩子的注意力是不斷發展的
我們經常聽見一些家長這樣抱怨孩子寫作業時心不在焉的情形:
“我那孩子平時性子挺急的,可一到寫作業的時候就拖遝得不行。他坐在那兒一動不動的,好半天才寫一個字。明明半小時或一小時能寫完的作業,他經常要熬到深夜。他自己受累不說,我和他爸還得陪著他受罪……”
“我家孩子一寫作業就犯糊塗,要是讓她抄寫50遍生字,再怎麼糾正她都會出40遍錯誤。哪有這麼粗心的女孩子?唉……”
“要說起來,我兒子學校留的家庭作業真不多,可他幾乎沒有一個晚上不寫三四個小時。他不是不會做,反正就是快不起來,好像一點也不著急。你要是不在他身邊盯著,他肯定寫到天亮都完不成……”
“她寫幾個字就開始摳橡皮,咬筆頭,抓耳撓腮的,看著讓人生氣!”
“老師經常說他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總開小差……”
從心理發展的角度來看,這類孩子多半有意注意力差,在寫作業期間不能精力集中地思考問題,經常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表現得很不專注。寫作業時又不善於動腦筋,表現出一種惰性。
學前兒童無意注意高度發展,有意注意逐步形成。他們的注意往往和周圍的情境、個人的情緒相聯係。他們對外界新奇的、強烈的刺激易產生注意,這種注意很不穩定。比如一個3歲左右的兒童正在玩心愛的小熊貓,忽然一個紅紅的小皮球滾過來,他會馬上抓起小皮球玩起來,把小熊貓丟在一旁。注意力是決定智力高低的重要因素,隻有注意力集中,才能較好地學到知識和技能。
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孩子集中注意力
怎樣才能糾正孩子學習時注意力分散的壞習慣呢?
1家長不要陪孩子讀書
大多數教育專家都不讚成家長陪孩子讀書,因為家長總會情不自禁地敦促孩子不要這樣做,而要那樣做。這些時斷時續的語言刺激,更易於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同時,也會讓孩子對家長產生強烈的依賴性。
2給孩子一個明確的完成作業的期限
比如可以這樣對孩子說:你可以不用心,但你必須在八點鍾之前完成作業,否則,周末就不能做什麼等。培養孩子的時間緊迫感,慢慢地讓孩子形成學習規律。有了明確的任務,孩子學習時就有了動力,才能保持緊張狀態。但是不能要求孩子長時間做同一件事。
3給孩子適當的獎勵
比如,當孩子按時完成了作業,家長不但要從言語上加以表揚,還可以輔助一些別的獎勵。同時,還可以為孩子設定一個假想的競爭對手,提醒他“誰每天晚上隻需花一個小時就能完成作業,還有時間看動畫片”。
4為孩子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
許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與家庭環境有關。因此,當孩子學習時,室內一定要保持安靜。此外,要注意排除幹擾孩子學習的因素。許多孩子習慣邊聽音樂邊寫作業,這是一種不好的習慣,是分散注意力的誘因。
5適時解除孩子內心的憂慮
當孩子心理壓力比較重的時候,孩子的注意力就無法集中,尤其是臨考複習時,所以家長要及時排解孩子內心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