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孩子就像父母的小尾巴
無論父母做什麼,孩子總是跟在父母的屁股後麵,就像是父母的小尾巴,隻要有一會兒見不著父母,孩子就會焦慮不安,甚至哇哇大哭。孩子這麼黏父母,究竟是怎麼了?
【成長的天空】
“乖女兒,你可真黏人”
媽媽正在廚房燒菜,圓圓像條小尾巴似的在媽媽身邊蹭來蹭去,媽媽擔心不小心傷著她,於是對圓圓講:“圓圓,廚房裏很危險的,你先出去玩,一會媽媽做好飯就陪你,好不好?”
“我不!我要跟媽媽在一起!”圓圓撅著小嘴。
“圓圓乖,你看廚房裏這麼小,萬一媽媽不小心碰著圓圓了怎麼辦?”
“我就不!”
無論好說歹說,圓圓就是不肯出去玩。
平時,圓圓就跟媽媽特別親,無論是吃飯、玩耍還是睡覺都要媽媽陪著。一見媽媽不在,她就會到處找,甚至媽媽洗澡時,她也要守在門外。
剛上幼兒園時,圓圓根本就不願意離開媽媽,無奈之下,媽媽在幼兒園陪了她整整一周,她才慢慢地肯去幼兒園了。現在,即使每天去幼兒園,圓圓也對媽媽依依不舍,從幼兒園回家後,她就會寸步不離地守著媽媽。
圓圓的爸爸因為工作忙,平時都是早出晚歸,因此,圓圓的吃喝拉撒都是由媽媽操持的,這無意中養成了圓圓特別依戀媽媽的習慣。
【心理點撥】
依戀是形成親密關係的基礎
依戀是嬰兒尋求並企圖保持與另一個人親密的身體聯係的一種傾向。這個人主要是母親,也可以是別的撫養者或與嬰兒聯係密切的人,如家庭的其他成員。依戀主要表現為啼哭、笑、吸吮、喊叫、咿呀學語、抓握、身體接近、偎依和跟隨等行為。
依戀是嬰兒與撫養者之間一種積極的、充滿深情的感情連接。它對於激發父母和照顧者更精心地照料後代,對形成兒童最初信賴和不信賴的個性特點有著重要的影響。
孩子在出生後的第一年對他是至關重要的,母親的接納、喜歡、擁抱、軀體撫慰和精神關注,將促進孩子與母親形成信任、安全、溫暖的關係,這樣的依戀關係能讓孩子變得健康、活潑、開朗、自信和自尊。如果母親性格強硬,動作粗糙,情緒不好,對孩子疏於照料(讓孩子處於饑、渴、冷、濕等不安狀態),或不願意親自陪伴孩子,把孩子寄養在別處,甚至虐待孩子,那麼孩子就可能很難與人形成良好的依戀,心理發展延緩甚至出現自閉傾向。有很多不能形成依戀的孩子,在成長中會慢慢出現邊緣型人格障礙或自戀型人格障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