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家裏的“小霸王”,學校裏的“小綿羊”(1 / 2)

第35章家裏的“小霸王”,學校裏的“小綿羊”

在家裏,孩子是個無法無天的“小霸王”,但是到了學校,卻成了一個遵守紀律的好學生;在家裏是個“四體不勤”的小懶蟲,在學校裏卻是得了小紅花的“勞動標兵”……孩子變成了“兩麵派”,這是為什麼?

【成長的天空】

孩子變成了“兩麵派”

冬冬去年上二年級了,8歲了,活潑好動,很聰明。爸爸和媽媽平時工作很忙,因為和爺爺奶奶同住在一個小區,因此,每天放學後,冬冬就先去爺爺奶奶家吃飯,寫作業。漸漸地,媽媽趙女士發現冬冬到了爺爺家,就隻看電視、玩遊戲,很晚才寫作業,由於困了,作業總是潦潦草草。

於是,媽媽就對奶奶說:“您應該先讓孩子寫作業,然後看電視,而且電視要少看。”可奶奶卻不同意,說孩子一天上學太辛苦了,回家得先讓他休息好了,吃好了。冬冬的爸爸也為此和奶奶談了好幾次,在一旁的爺爺看不下去了:“我和你媽這種方式怎麼了?還不是照樣把你們弟兄三個養大了?你們都像模像樣的,我們教育孩子沒問題!”

爸爸媽媽看在眼裏,急在心裏,隻能暗地裏抓緊教育孩子。可是,冬冬一旦在爸爸媽媽那裏被批評,就跑到爺爺奶奶那裏含冤告狀。等奶奶批評兒子的時候,冬冬就偷著樂。而且,冬冬還特別會哄奶奶,總是讓奶奶心疼得不得了,更加賣力給孫子撐腰。

媽媽看到孩子小小年紀就懂得了兩麵派的做法,這讓她特別著急,如果在家裏,就這樣為人處世,那等到孩子大了,步入社會該如何是好呢?

【心理點撥】

“兩麵派”將影響健全人格的培養

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兩麵派”,可事實是,偏偏有許多孩子不以你的意誌為轉移地成了“兩麵派”:有的在家裏是“四體不勤”的小懶蟲,在學校裏卻是得了小紅花的“勞動標兵”;有的在家裏是個多嘴的“小八哥”,在學校裏卻是個悶嘴“小葫蘆”;有的在家被家長管得太嚴格,不準幹這幹那,一到了學校就成“小霸王”,讓別的孩子望而生畏;有的在爺爺奶奶麵前是個聽話懂事的乖孩子,在爸爸媽媽麵前卻成了調皮搗蛋的“小惡魔”……

這是為什麼?

專家指出,“兩麵派”的孩子其實掌握了老師、家長的心理。孩子按照老師、家長的喜好來表現自己,希望獲得表揚。當孩子麵對的對象改變了,孩子就急於把自己的另一麵變本加厲地表現出來。

孩子通過觀察,知道老師不能容忍哪些行為,他就會避免做這些討老師嫌的事情,多做老師喜歡的事情,自然就成了學校裏的“好學生”。同樣,孩子也通過觀察,知道父母能容忍他的哪些行為,所以他在家裏就經常會做這些事情,因為知道你不會責罰他,仍然會愛他。一般情況下,父母的容忍度要比老師大很多,再加上老師固有的權威性,使得孩子在學校裏顯得比在家裏乖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