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情為目的
欲望不了
作者:王小毛
【房子】
那日在網上閑逛,看見大學同學李振在群裏義憤填膺地吼道:“好姑娘已經絕種了。”
不用問都知道,他一定又被姑娘甩了。
這年頭,大家都愛看電視裏的喜劇和現實裏的悲劇。李振一心痛,全體潛水人員紛紛出洞,好像特有共鳴一樣。大家都問:“分手了?”
“嗯,分手了。原因是房子。”
李振家裏沒什麼錢,工作幾年後,憑著發揚“吃方便麵都是改善夥食”的艱苦樸素精神,攢夠了買一套小房子的首付款,終於有了出去找姑娘相親的資格。
但如今,相處了一年的姑娘和他分手了,因為他不能一次性付清貸款,所以不能在房本上加上姑娘的名字。
大家最終得出一個結論:“不要房子的好姑娘確實已經絕種了。”
我在心裏默念:可我就是那樣的好姑娘,為什麼卻沒人要?
和李振的外放型性格不同,每每攤上什麼大事,我喜歡自己一個人消化。
我也分手了,原因也是房子。
但真相是,並不是我嫌棄對方沒有大房子或者不加我名字,而是對方嫌棄我不能付一半的首付或者承擔裝修。
還記得那天,他媽媽找我談話,她說:“這是男女平等的時代。”
我說我並沒有要求你兒子必須買房子。
她說:“女人在要求男人擁有什麼的時候,自己應該先擁有。”
我說我並沒有要求你兒子必須買房子。
她說:“你們這代女孩都變得很物質,和我們那時不一樣。”
我說我並沒有要求你兒子必須買房子。
她愣了。
緩了三秒鍾,她說:“你不要房子就肯結婚?你有病吧?可是就算你能夠忍受顛沛流離的生活,不代表我的兒子就該陪著你吃苦。”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是不能用科學和辯證法來解釋的。這是個沒有章法的世界。
【車子】
在我的老家,青年男子放低姿態求娶媳婦一直是優良傳統,隻要是適齡女子,不管你長成什麼樣兒,最終都會被迎親隊伍用豐厚的彩禮接回家,住寬敞大屋。因此,媽媽覺得我自己完全沒有必要買房子。我隻好嚇唬媽媽,在大城市裏,沒有房子的姑娘就像早市上的爛白菜一樣,被人挑來撿去,最終能否嫁出去全憑運氣。
於是,靠攢錢和啃老,我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即便背上了房貸,腰板挺得比任何時候都直。再出去相親的時候,我第一句話一般都是“我自己有房子”。
然而,當我自己有房子以後,我通過相親認識了一個不介意女方有沒有房子的男人。那個男人自尊心極強,他和他的家人不能接受婚後住在女方的房子裏,這有辱男子漢名節。
OK,那買房好了。男人一揮手全款買了一套一百二十平方米的龐然大房,花光了賬戶裏的錢和老人家的棺材本兒。然後,他還想買車。
他的家人希望我能出買車的首付款。
我說我並沒有要求必須買車。
他家人說:“你看婚房我們已經備好了,是全款,希望你能陪嫁一輛車。”
我說我沒有要求必須買車。
他家人說:“有車的生活更有質量,現在哪有姑娘結婚不要車的。”
我說我不僅不要房,還不要車。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那個轟轟烈烈買了一百二十平方米大房的男人就這樣從我的生命中消失了。介紹人輾轉告訴我,對方覺得一個不要房、不要車就肯嫁的女孩,一定是有病的。
分手後的半年,我貸款買了一輛小車。住著自己的房、開著自己的車、穿著職業套裝、化著得體的妝容,也算個光鮮的都市麗人。偶爾也穿著低胸的小禮服去夜店和酒吧,通過被人搭訕找回一點小快感,可是回家後總會很悲憤地想起:這個月要還那麼多的貸款,喝完那頓雞尾酒,賬戶裏就剩250塊!
【票子】
有房有車沒男人的日子,實在太窮了。
28歲那年,圈子裏但凡五官齊全的姑娘不是嫁了富二代就是嫁了土豪或者嫁了富二代和土豪的爹。那種需要我一過門就繼承財產和別人孩子的男人,我也見過幾個,可是他們總是會在咖啡店那麼有情調的地方摸著人家的小手,一臉猥瑣地說:“小姐,願意和我談談人生嗎?”
你才是小姐,你全家都是小姐。有錢就能以談人生為借口幹些生人的勾當嗎?
不得不說,我的房子和車子雖然像水蛭一樣月月吸光我的血汗錢,但是每每我對相親的土豪說起自己有房有車的時候,他們的手明顯地規矩了很多。
這真是個奇妙的世界。
在29歲生日到來的前一個月,一個不算肥頭油麵的有錢人向我表白,送給我一張白金信用卡的副卡,還說了一句“隨便刷”,緩解了我當月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