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圻1963年參軍,回憶起年輕時的生活-夏天,有人提醒你說,明天換單裝啊,就發長袖短袖,天涼了,有人說,明天換棉裝啊,又發了,開會,人人都穿常服,聽命令就行了。
事兒也有,舞台戲都拍著呢,有時候車過來,鼓掌,票賣出去了,化上妝,上午唱,下午又走了。宴請都在自己的食堂,在家很少做飯-總之,吃喝拉撒不用你想。“就沒想著出去怎麼著,也沒想著LV、GUCCI什麼的,也不知道,一點都引不起欲望來。覺得這樣挺好。轉業幹嘛去?”
從軍隊出來後覺得很茫然,再沒人提醒,該換夏裝了,該換冬裝了。自己去買衣服,穿不慣牛仔褲,覺得瘦,人家說,都這樣啊,他說,這哪行啊,腰裏頭得給弄鬆快了啊,起碼得弄進去倆手指頭。
複員差不多是拍《梅蘭芳》時,《梅蘭芳》之後是《十月圍城》、《趙氏孤兒》,戲骨成色越來越足。“那時候好在這幾個戲,填補了自己很多,過渡確實是感謝這幾個戲,(好多不適應)一下子就過去了。”
有一次拍時裝大片,要穿一條特別瘦的褲子,他不穿,工作人員哄他,“王老師你讓我們穿上看一眼,就看一眼,行麼?呦,真好啊,就這樣,別脫了。”慢慢開始接觸時尚,開始感受到活力,自己也覺得年輕,嶄新,不像開會聽報告,聽著聽著就睡著了,“本來不是老頭,也老頭了。”他漸漸接受,參加活動,拍攝大片,“挺不一樣的,狀態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