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們就讓我試一次(1 / 1)

王學圻的上一個人生低穀是在七年前。拍完《天地英雄》整整五年,他沒有拿出新的大銀幕角色,而《天地英雄》本身也票房敗北。60一過,王學圻慌了。“事業沒有任何進展,不知道接下來還能演什麼。”家庭問題也在那時出現。在國外工作八年的妻子回國,但兩人的矛盾卻比原來更加頻繁,“非常分神。”

他就在那時接到了陳凱歌的電話。

和陳凱歌的合作,始於1984年的《黃土地》。在那之後20多年,二人接觸幾乎為零。“不是別的,一聯係就會別扭。你就會琢磨這戲會不會有我,為什麼沒我,他那邊也不舒服。所以最好的相處就是不聯係。”

沒有劇本,不清楚角色,王學圻隻知道陳凱歌在時隔《霸王別姬》多年之後,要重拾梨園題材。

王學圻從家裏搬了出來,自己租了個小屋。與陳凱歌初步達成意向後,他找了一位京劇老師,每天拿著髯口和靴子從基本功開始練習。“每天回來都很累,我那小屋自己不燒水就沒水喝,燒點水,泡點方便麵,吃完繼續練。”在確定十三燕這個角色之前,王學圻已經暗自練了四個月。

耍刀練功架的時候,他一不留神,刀背兒砸在眼眶上,當時就腫得烏青。後麵所有的出鏡采訪都沒法做,回家以後忍著疼,拿吸塵器繼續練。“虧得有這事(可以做),讓你在當時可以一心一意。”

後來《梅蘭芳》開拍,有一個沒有剪輯成片的耍刀段落,王學圻不用替身,一氣嗬成。

“你怎麼會想到找王學圻扮演李玉堂?”我曾經問《十月圍城》的監製陳可辛。

“他的十三燕演得多好啊。”

有人評價,明星可以嘯聚人氣,但一定要有戲精壓軸,戲才好看,要看《梅蘭芳》,先看十三燕。這個角色讓王學圻接連走上金雞、金馬電影節的領獎台,也讓內地港台影壇重新發現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