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幫助孩子成長一定要做的事(2)(1 / 2)

為人父母一定要找一個當眾演講的機會,充分展示自己的實力。當你將經過精心準備的一串串精彩的話語從口中源源而出,聽眾被你的激情深深地感染,如潮的掌聲一浪高過一浪時,你的自信心會急速增加,同時你的孩子也會深受感染,信心大增。因此演講是樹立信心,給孩子樹立榜樣的最好機會,同時也會無形中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理,使孩子立誌成才。

自信之所以重要,其實就是因為它是相信自己能做到的一種心態。

居裏夫人曾說過:“生活對於任何一個男女都非易事,我們必須要有堅忍不拔的精神;最要緊的,還是我們自己要有信心。我們必須相信,我們對一件事情具有天賦的才能,並且,無論付出任何代價,都要把這件事情完成。當事情結束的時候,你要能夠問心無愧地說:‘我已經盡我所能了。’”一個人隻要有自信,那麼他就能成為他所希望成為的那樣的人。

自信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就更為重要,因為自信是自卑的天敵,自信多一些自卑自然就會少一些。而自卑感多半來自孩提時代,其根本原因又大多源於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以及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譬如:父母總是在人前唯唯諾諾,孩子就會覺得不如別人,心中充滿自卑;又如,如果父母總不能在人前表現自己、發表言論,孩子也會受其影響在人前選擇退縮,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自卑的心理。而溺愛也是造成自卑感的重要原因,在家庭之外所受待遇與在家裏形成極大反差,會嚴重影響他對自己的認識。

除了家庭的影響外,學校裏老師及同學們的態度對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影響也頗大。如果家境貧窮、衣著寒酸,或者因父母的狀況而常遭到同學們冷嘲熱諷,也會使孩子變得憤世嫉俗,自卑感逐漸擴大。而這種自卑感終將成長為一種阻礙孩子成功的無形的敵人,它使孩子喪失信心、自我意識過強、不安和恐懼。

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孩子走向社會的堅實階梯。孩子擁有自信,才能經受挫折,戰勝困難,取得成功。為了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首先要相信孩子能做得好,多給孩子鼓勵。“你一定行!”“你能幹好!”“你一定能幹的更好!”這既是對孩子的激勵,又是培養孩子自信的良方。其次要承認差異,孩子的長處與短處共在,優點與缺點並存。不拿自己孩子的短處比別人孩子的長處,那樣隻能適得其反,使孩子產生自卑心理。隻要孩子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就應該肯定,給予鼓勵。幫助孩子培養克服困難的勇氣,在戰勝困難中培養自信,讓孩子樹立“我能行”的信念。

專家告訴我們,麵對大庭廣眾講話,需要巨大的勇氣和膽量,這種辦法可以說是克服自卑,增強自信最為有效的方法。

其實當眾講話,誰都會害怕,隻是程度不同而已。為了克服自卑,樹立信心,不要放過任何一次當眾發言的機會。在我們周圍,有很多思路敏銳、天資頗高的人,卻無法發揮他們的長處參與討論,並不是他們不想參與,而是缺乏信心。在公眾場合,沉默寡言的人都自認為:我的意見可能沒有價值,如果說出來,別人可能會覺得愚蠢,我最好什麼也別說,而且,其他人可能都比我懂得多,我並不想讓他們知道我懂得這麼少。這些人可能常常會對自己許下渺茫的諾言:等下一次再發言。可是他們很清楚自己無法實現這個諾言。每一次的沉默寡言,都是又一次中了缺乏法信心的毒素,這樣他會愈來愈喪失自信。

而當眾演講就是使孩子增強自信心,增強自我表現心,增強超群心的一劑良方。有了這“三心”,孩子就會離成功更近一些。

首先當眾演講的孩子自信心會很強,即“我敢說”。自信心也是人的一種意誌品質,具有良好自信品質的人,具有充足的信心,相信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能掃除心理障礙,始終如一的鼓勵自己把事情堅持下去,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所以,要培養孩子從小就具有自信心,相信自己將來會成為成功而有用的人。

其次當眾演講的孩子表現心會很強,即“我要說”。自我表現是一種欲望,是直接推動人進行活動的內部動力。培養孩子自我表現的欲望,使其向健康方向發展,是引導孩子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