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養成良好習慣一定要做的事(2)(1 / 3)

我們生活在信息瞬息萬變的社會,我們的孩子、後輩還要接受更多的挑戰,他們需要學習掌握的東西也許更迭的速度會更快,因此必須從小培養其珍惜時間、光陰的良好習慣,從而保證其在未來的競爭中不至於被淘汰。

從何做起?就從改掉“明天再說”的口頭禪,而吟誦“今日複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開始吧!

大人們都曉得:“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拿破侖·希爾也曾經說:“成功的秘訣就是做好時間管理。”相信沒有一個人會說時間不重要。雖然很多人都知道時間重要,但多數人都沒有時間觀念,大人尚且如此,更別說孩子了。孩子畢竟是孩子,不培養是不會自覺形成時間意識的。常言道:孩子是父母的縮影,父母是孩子的一麵鏡子。父母做事爽快麻利的,孩子也會如此。若父母做得拖拉的、散漫,孩子有怎麼可能做事爽快?

有些孩子從上幼兒園時就已經表現出行動散漫的特點了,不論是進餐,還是排隊、上課等等生活環節,很多孩子都表現的“慢條斯理”。將來上了小學、中學乃至走向社會,生活節奏快了,學習壓力大了,散漫、拖遝沒有時間觀念的狀態是不可能適應的?因此,要從早培養孩子時間觀念,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去安排一天時間,比如做完功課再去玩耍,會使覺得做完功課再玩是很開心,從而培養他們做事有先有後的習慣。

現在還有一些父母放棄職業生涯專門照顧孩子,即時下流行的全職父母。有的時候他們會想:反正上幼兒園又不算“正規軍”,早上睡到什麼時候醒,就什麼時候送孩子上學。久而久之,孩子就習慣了無時間觀念。

舉世聞名猶太裔美國科學家,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1999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的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人的差異產生在業餘時間”。

英國博物學家、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也說:“我從來不認為半小時是我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時間”。

從這兩位大科學家的話裏,就可以看出他們是多麼重視時間,珍惜時間,同時他們一個個也都是運用時間的能手。

作為父母要想成就孩子,就應該重視培養孩子安排時間、運用時間的能力,從小樹立孩子的時間觀念。

那麼作為家長如何培養孩子安排時間的能力呢?

首先,要讓孩子珍惜時間,養成愛惜時間的習慣。

教育孩子珍惜時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作為孩子還不能很好理解時間是怎麼回事,更不懂得生命對於自己隻能有一次。一般要到少年期,抽象思維比較發達,自我意識逐漸成熟,這時的孩子才逐漸明白時間的無限性和人的生命的有限性。

但是我們不能消極地等到孩子到了少年期,必須從小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因為“開竅”表麵看來是突然發生的,其實對生命的熱愛、對效率的體會、對無限和有限的理解,都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沒有早期的充分準備,就不會有“開竅”的到來。更何況愛惜時間還有一個養成習慣的問題,習慣的養成並不是和理解和認識的程度完全相對應的。

其次,要講究效率。

家長教育孩子要充分利用每一分鍾,讓他懂得講究效率可以使時間變長;不講效率,時間就會變短的道理。

第三,要將精力最充沛的時間,用來做最費精力、最重要的事。

聰明的做法應該是:腦力、體力都最充沛的時候,選擇最重要、最費腦力和體力的事情做;體力差時,做些費腦力的事情;腦子疲勞時,選擇專用體力的活,這時反而能使腦子得到休息。

第四,整塊時間,幹件大事,打殲滅戰。

有些事情,最好是用一整塊時間一氣嗬成,幹出結果。比如計算一道複雜的題目,每天想一會之後,又去做別的事,第二天又得從頭開始想,因為昨天的思路已經忘記了。集中時間,專心致誌,打個殲滅戰,往往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