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尋求心靈頓悟一定要做的事(1)(1 / 3)

一位普通的母親曾經說過這樣一句樸素而簡單的話:“一塊地,不適合種麥子,可以試試種豆子;豆子也種不好的話,可以種瓜果;瓜果也種不好的話,也許能種蕎麥。終歸會有一粒種子適合它,也總會有屬於它的一片收成。”這位母親的孩子大器晚成,不能不歸結於母親的睿智。這位睿智的母親還告訴我們:這就是人生。人生的旅程需要經曆很多東西,有選擇、曆練、挫折、成功、喜悅、淚水……經曆了該經曆的一切會最後找到最適合你的職業、最適合你的朋友、最適合你的愛人……而每一個經曆的背後都伴隨著你心靈的頓悟,悟出的是洗盡鉛華、繁花落盡後的坦然和淡定。

帶著孩子一起觀賞一次日出的壯美,一起組織難忘的辭舊迎新的儀式,一起反省自己的過錯、體會自己的成功,一起參加一次葬禮……最後坐下來,與他傾心的交談,你會發現,孩子的心靈變得充盈起來了。

一位普通的母親曾經說過這樣一句樸素而簡單的話:“一塊地,不適合種麥子,可以試試種豆子;豆子也種不好的話,可以種瓜果;瓜果也種不好的話,也許能種蕎麥。終歸會有一粒種子適合它,也總會有屬於它的一片收成。”這位母親的孩子大器晚成,不能不歸結於母親的睿智。這位睿智的母親還告訴我們:這就是人生。人生的旅程需要經曆很多東西,有選擇、曆練、挫折、成功、喜悅、淚水……經曆了該經曆的一切會最後找到最適合你的職業、最適合你的朋友、最適合你的愛人……而每一個經曆的背後都伴隨著你心靈的頓悟,悟出的是洗盡鉛華、繁花落盡後的坦然和淡定。

帶著孩子一起觀賞一次日出的壯美,一起組織難忘的辭舊迎新的儀式,一起反省自己的過錯、體會自己的成功,一起參加一次葬禮……最後坐下來,與他傾心的交談,你會發現,孩子的心靈變得充盈起來了。

看一次日出日落的壯麗景觀

“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相信每個成年人看到這句話都會勾起對巴金先生《海上日出》(選自《巴金文集》)這篇短文的記憶。文章從“天空還是一片淺藍,很淺很淺的”,到“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紅得很,卻沒有亮光”,到“它終於衝破了雲霞,完全跳出了海麵,顏色真紅得可愛”,再到“太陽慢慢透出重圍,出現在天空,把一片片雲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這時候,不僅是太陽、雲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最後巴金先生發出了“這不是偉大的奇觀麼”的感慨!

生活在俗世和喧鬧城市中的你,多久沒有這種感受了,還是從未體驗過這種自然的壯美!

通過巴金先生的這段文字,已經使我們看到他熱愛大自然和追求光明前程的思想感情。巴金先生在寫這篇文章前曾說過:“我看見了種種人間的悲劇,在這裏我認識了我們所處的時代,在這裏我身受了各種的痛苦。我掙紮,我苦鬥……我下決心做一個社會運動者,要用人群的力量來把這個世界創造,創造成一個幸福的世界”。《海上日出》充分體現了青年時代巴金的進步思想和政治信念:新社會要到來,光明要把黑暗驅逐幹淨。也使我們看到了自然界裏自然景觀的壯美!它可以陶冶人心。

寄托感情,更可以壯誌抒懷!

再來看看李商隱的《五絕·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這是一首登高望遠,即景抒情的詩。首二句寫驅車登古原的原因:是“向晚意不適”。後二句寫登上古原觸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種享受和滿足。“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二句,素來人們多解為:晚景雖好,可惜不能久留。但是“隻是”二句,也可以看做是詩人的一腔熱愛生活,執著人間,堅持理想而心光不滅的一種深情苦誌。讓我們相信今天的落日一定會“化作明朝日,噴薄出東方”的。

這就是日出日落這看似平常、普通的自然現象給我們帶來的啟示、視覺及精神上的享受!

從沒有看過日出的人,實在是很遺憾。就像是一粒種子在黑暗中醞釀、掙紮,以致毅然地長出嫩芽,旭日也是這樣突破出來;又如毛蟲在艱辛複雜的過程中蛻變為蝴蝶,太陽也同樣經曆很久的奮鬥、摸索,才將黑夜化為黎明。

泰山觀日出為何有名?也許正是日出帶給人的無限遐思吧!泰山屬於所有中國人,成為一種聖潔美好的象征。

古人以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萌動之地,故泰山便有了“五嶽之長”的稱譽。也許大家對徐誌摩的《泰山日出》、郭沫若寫泰山的《觀日出未遂》詩並不陌生。日觀峰在玉皇頂東南,為泰山觀日最佳處。每天人們從“魚肚白”到凝神注視著新一天的太陽即將出現的東方。人人在期盼,在迎候,在默默地呼喚。漸漸地,東邊天際出現了一道紅線,又漸漸地擴展開去,忽而丹、忽而黃、忽而品紅、忽而絳紫,各種色彩不停地組合著、變幻著、流動著、蕩漾著,襯以似藍似白、斑斕點點的天穹,極盡渲染之能事。這時,觀賞的人才真正知道了什麼叫瑰麗榮華,什麼叫絢麗多姿。接著,紅霞之下忽然露出一個弧形,刹那間變成半圓形,用力,用力,一探再探,緊接著急速提升,終於一顆純焰的圓顱躍出了地平線,淩駕雲端,普照天宇。也隻有此時此刻,人們才真正領悟了什麼叫光芒四射。倘若沒有太陽,雄雞如何唱白天下?大地如何芳草碧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