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一種難以忘懷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來,使孩子明白: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是靜止的,我們沒有辦法改變它。而未來是躍動著的,我們的任何行為都會影響它。隻要能充分認識它,未來會給我們帶來新的境界。人們都在為未來付諸各種各樣的努力,而在新年之際,處於新的起點一切都是進步的開始。
歲末檢視一年來的行為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長跑,一路上有許多路口,左拐右拐還是直行,路上的風景將會不同,我們的選擇就會讓我們人生這次“長途車”最終停在不同的地方。
這樣的長跑,我們不能爭一時的快慢,有時停下來加加油,檢修一下車子,比一直埋著頭往前跑來的更重要——時不時地總結一下自己,反省一下自己做過的事情,這是重要的,不但是對自己做過事情的回顧,更重要的是能從中得到一些有用的東西,知道自己下一站要走到哪去,在哪“停車”正好。
有一隻狐狸在跨越籬笆時滑了一下,幸而抓住一株薔薇才不致摔倒,可是腳卻被薔薇的刺紮傷了,流了許多血。受傷的狐狸就埋怨薔薇說:“你太不應該了,我是向你求救,你怎麼反而傷害我呢?”薔薇回答道:“狐狸啊!你錯了,我的本性就帶刺,你自己不小心,才被我刺到了啊!”
這個寓言的寓意就在於:遭遇挫折時不反躬自省,反而責怪或遷怒別人,是無濟於事的。
當你把自己關在房間裏,請你先問問自己:“過去10年來,自己有什麼樣的變化?”人是隨著時間而成長的,不僅身體如此,心智也是如此。10年前也許你認為金錢萬能,隻要有了錢就算是擁有了世界。5年前你可能認為唯有事業成功這一生才算沒有白過。現在呢?或許你會覺得唯有心境愉快才是生命的最終意義。不管這10年來的改變如何,也不管改變是正麵還是負麵,你都得反省反省。因為至少你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也會了解為什麼有這樣的變化。而在即將逝去的這一年裏,你更需好好將自己的行為檢視一番,這將是你以全新的姿態步人下一年的助力。
大多數人就是因為缺乏自省能力,不曉得自己一直以來的轉變,才會看不清楚自己的本質。而一個不曉得自身變化的人,就無法由過去的經驗來思考自己的未來,當然隻能過一天算一天了。
苟子說:“君子博學而日三省乎己,則知明而無過矣。”這是強調通過廣泛的學習並隨時檢視自己的言行,達到一種智慧洞明、言行無咎的完美道德境界。
其實,反省雖是心靈鏡鑒的拂拭,是精神的洗濯,卻又絕非僅僅限於道德範疇。它應涵蓋我們的整個生命的全部內容。小到我們個人,大到我們的人類,從內的欲求到外的言行,無不在反省的範圍之中。
反省不等於檢討,也不等於懺悔。檢討和懺悔,是就自身所犯的過失與罪行而言。而過失與罪行必須反省,在這個意義上,檢討、懺悔就是反省的表現,卻不是反省的全部。反省是站在更高的層次上對整個人生所走過的全部旅程的分析與對照,是人對自身的批判。我們不僅需要在舔舐創傷之際進行深刻的思索分析,進行反省,更需要在成功的歡樂中保持冷靜。
反省是理性的表現,反省者的心靈應清靜如水,皎潔如月,必須摒棄個人私利與狹隘的地方主義,保持對異己的充分寬容與尊重。隻有在真正懂得尊重別人、尊重客觀規律的時候,才能更清楚地認識自己,反省才會發揮應有的功效。任何妄自尊大、唯我獨尊的心態,都與反省的要求背道而馳。
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樣要學會反省或反思,隻有反思自己的信念才會勇於挑戰自己;隻有反思自己的言行才會意識到需要改變自己;隻有改變自己,才會超越自己。正所謂“思廣則能活,活則能深,深則能透,透則能明”,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就像是一個學管理的人,不論做任何一件事時都很講究事前、事中、事後的控製,隻有經過這些控製,才可以確定事情的發展是不是朝著我們既定的計劃目標前進。如果不是朝既定的目標前進,就要及早發現,立即做出修正,使偏離的方向再回到預期的軌道上,朝著目標繼續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