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生態社會”已經成了受眾頗廣的詞語,節約、環保、文明,占據了很多公益廣告的主題。生態社會,仿佛伴隨我們物質的豐富輕易可築就。可是,不時撲麵而來的動物傷害事件震驚,進而感到無奈、悲傷。給了我們豐富營養和友情的動物們,它們正麵臨危難。你會被一些更為生動的動物危難所擊中,所圍困,所迷茫。
幾乎每一個孩子都曾經纏著父母買一隻寵物。但是那些曾經養過寵物的父母知道,養一隻寵物會帶來很多的負擔。
如果你的孩子總是纏著你給他買隻寵物,你可以試著借養一隻小動物,逐漸培養孩子的愛心、耐心,讓他學著承擔起照顧寵物生活的工作。
如果你覺得是時候讓你的孩子(以及家庭的其他成員)養隻寵物了,可以根據家裏的情況先花些時間研究一下養什麼樣的動物。比如說,如果白天家裏沒有人,養一隻小狗對於你們來說可能不是很好的選擇。可以向賣主谘詢各種不同的寵物,或者你也可以讀一讀有關的書籍,獲得越多的信息就能做出更好的決定。畢竟在將來的十到二十年裏,這位新到的家庭成員將會和你們一起生活。同時別忘了去當地的小動物保護協會看看哦,那裏總是有一些美麗的純種動物在尋找它們的新家。他們被遺棄在那兒是因為他們的主人搬家了或是家裏的其他人討厭它。
就算因為家裏的生活狀況或出於對健康的考慮而養不了寵物,你的孩子仍然可以獲得飼養寵物的樂趣。你可以讓孩子自願報名參加一項活動,就是在每天放學後牽著一隻小狗幫助一位老婆婆過馬路(這在下雨天和下雪天更應該提倡)。也可以聯係當地的小動物保護協會,問問他們你的孩子在那兒能幫著做些什麼。還可以定時喂養社區裏的流浪動物。
如果因為你的孩子過敏而不能養寵物的話,可以谘詢一下醫生,看看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或是養一隻其他類型的動物。
盡管養隻寵物對家庭來說可能意味著更多額外的負擔和開支,但是養寵物時付出的無條件的愛以及和它在一起的美好時光,將會使你和孩子終生受益。古時有一仙人,在深山修道,時常靜坐於一棵大樹下,摒除雜念,修習禪定。是時,正值冬天,氣候非常寒冷。時近黃昏,有一隻寒冷的小鳥飛來,就棲息在仙人懷中,希望獲得一些溫暖能延續它的生命,仙人唯恐驚動鳥兒,因此盤膝打坐,身體不敢搖動,讓鳥兒無憂地安處懷中,等到翌日小鳥振翅飛往別處,仙人才出定。愛護動物的慈悲心懷,竟然到了如此程度。
著名漫畫家豐子愷從師李叔同以後,佛性文心,非常酷愛動物。據統計,他一生共寫過近十篇有關動物的文章,繪摹動物的畫作更是不勝枚舉,僅《護生畫集》450幅畫中,畫動物的就占了絕大多數。
1943年,豐子愷遷居重慶沙坪小屋,家中養了兩狗、兩貓、兩鴿、兩鴨,其中,最喜歡的要算那兩隻鴨了。他認為,鴨走起路來搖搖擺擺,樣子天真憨厚。更重要的是,鴨懂得廉恥,人去喂食時,鴨一定遠遠避開,直到人去遠了,才慢慢走近來吃;而吃的時候,如果有人走來,它們總是舍食而去,絕不留戀。鴨子絕不搖尾乞憐,絕不貪婪爭食,頗有“不食嗟來”之誌,即使忘了喂它們,也仍然是搖搖擺擺自得其樂。豐子愷因而感歎地說:“這不是最可愛的動物嗎?”
抗戰勝利後,豐子愷在賣掉沙坪小屋前,還非常留戀一隻朋友送給他的白鵝。這隻白鵝每天或隔一天生一隻蛋,蛋個兒很大,做成鹹蛋,一家人一頓吃不了一個。它每次生完蛋,便大步走進屋,大聲叫開飯,所以全家人都喜歡這隻白鵝。不過,豐子愷覺得,比吃鵝蛋更好的是白鵝給人的精神貢獻。寂寞的小院,因有了這白鵝的點綴,而顯得生機盎然。在這荒涼岑寂的環境中,這隻鵝竟成了豐子愷精神上的一種依靠:淒風苦雨之日,手酸意倦之時,推窗一望,死氣沉沉中唯有這雪白的精靈高擎著琥珀色的喙,在雨中昂然獨步,好像一個武裝的守衛,使得小屋有了保障,院子有了主宰。後來,舉家遷入重慶城中時,豐子愷將白鵝送給了一個朋友。送走後的幾天裏,他感到有種異樣的感覺,如同跟一個相識已久的老朋友生死訣別。為此,他專門寫了一篇文章,為它立傳、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