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構建和諧人際一定要做的事(4)(1 / 2)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和心靈的傷害,寬恕那些有負於你的人,就應記住那些需要記住的、忘記那些需要忘卻的。

在阿拉伯國家有位作家名叫阿裏,有一次他和吉伯、馬沙兩位朋友一起旅行。三人經過一處山穀時,馬沙不小心,失足滑落下來。幸虧吉伯拚命拉他,才將他救起。馬沙於是在附近的大石頭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馬沙一命。”三人繼續走了幾天,來到一條小河邊,吉伯跟馬沙為了一件小事吵起來。吉伯一氣之下打了馬沙一耳光。馬沙跑到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馬沙一耳光。”當他們旅遊回來後,阿裏好奇地問馬沙:“為什麼要把吉伯救你的事刻在石頭上,而將吉伯打你的事卻寫在沙子上?”馬沙回答:“我永遠都感激吉伯救我。至於他打我的事,我會隨著沙灘上字跡的消失,而忘得一幹二淨。”

記住別人對我們的恩惠,洗去我們對別人的怨恨,在人生的旅程中才能自由翱翔。

最高境界的寬容,是寬容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如果我們這樣做了,就會從中體驗到我們的富有和強大。

而當一個人能夠寬容別人時,也必定能夠寬容他自己。因為當他對自己充滿自信之後,他無需去防禦別人。他敢於正視自己的缺點,對一生中所遭受的不可避免的衝突和挫折具有必要的忍耐力。他能夠積極地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從中克服自己的弱點,使自己不斷趨於完善。他也不害怕犯錯誤,因為他了解錯誤的潛在價值。每當出現錯誤時,他不會出現一般人的感歎:真是的,又錯了。而是會說:看這個,它能使我想到什麼?然後他會利用這個錯誤當做墊腳石,來尋找解決問題的新途徑。

寬恕是心靈成長的重要動力。寬恕能治療一切憤恨,能重建人與人之間和諧的態度。不肯寬恕的人大多是自以為聰明的人,但從長遠來看,他們並不聰明。

如果說寬恕是一種聖潔的品質,那麼我們中的許多人都不具備這樣的仁慈。但原諒那些曾經傷害你的人,這樣會給你帶來一種身心的平和。

如果你拒絕忘記那些微不足道的陳年往事所引起的憤怒,你就不能體會到這種平靜。此外,科學研究還表明:寬恕他人能讓你更加健康。

寬恕他人有時就像鏡子一樣反射出你對自己的寬恕。你是一個寬恕的人,孩子才可能是個心胸寬廣的人,心胸寬廣才能容人、容事、容天下。

向自己所傷害過的人致歉

有一個男孩脾氣很壞,於是他的父親就給了他一袋釘子並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在後院的圍籬上釘一根釘子。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37根釘子。慢慢地每天釘下的釘子數量減少了。他發現控製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來得容易些。終於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因失去耐性亂發脾氣,他告訴他的父親這件事,父親告訴他,從現在開始每當他能控製自己的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一天天過去了,最後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於把所有的釘子都拔出來了。父親握著他的手來到後院,“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父親說,“但是許多時候,亂發脾氣,將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永遠存在。話語造成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

當我們,無論是有心或無心傷害了一個人、破壞了一件美事,知道錯了,已是難能可貴;懂得自責,又進了一步;放在心裏折磨自己,或寫信向不相幹的第三者去痛哭流涕,這也是好的,起碼這都一步一步在自覺自省;最重要的是要向被傷害的人致歉。

一旦傷害了別人,正常來說每個人都會內疚。內疚又分許多種。有時,芝麻大小的事情發生了,太過善良的人,便將它們看成世界末日,把一切的錯都招來放在自己心上,默默地受折磨,久而久之,影響到往後性情上的不能開朗和釋然,幾乎成為病態。也有另一份內疚,認真製造了一個事件,直接影響到他人的幸福,那麼這又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