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先皇太子(上)(2 / 2)

“渡如大師聽了這話,上前說道:‘老衲於旁觀鬥良久,隻是汗流浹背,唯唯不敢複言。居士這一門武學集掌、指、步於一體,氣宗心宗運使自如,當真無愧是天下第一大高手。方才雨莊主劍氣衝霄,如若居士要激以反力傷他,隻怕在九十招上便已勝了。隻是居士大慈大悲,不願使雨莊主中劍傷殘,因而屢屢避讓,直到方剛才覓得不傷他的良機。這一招之失,豈能再算是居士落敗呢。’雨莊主聽了渡如大師這話恍然大悟,也即點頭認輸。呂道長也說道:‘所謂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君先生效法先賢,已得天人大道,並非我等俗世武夫所能及了。’丐幫郭幫主、紫電衛統領、明教穆教主三人也紛紛出言稱讚,竟然都把這一百零一招之失給蓋了過去。”

下頭眾人聽了這話,都擊節叫好,紛紛道:“這事原當如此。一味拘泥陳法,那這世事又有何興味。”心中對盈虛派的芥蒂,也消了幾分。

白炎隻是不言,心道:“原來雨大伯武功較之君先生還是相差甚遠。隻是他這樣落敗太折損顏麵,無怪他從來沒和人提起過此事的內情。我們隻道他獨鬥君霽雲,卻不知是個這樣的敗法。”

“那時眾口一詞,都說君先生天下無對。渡如大師重新走出人群,道:‘居士眾望所歸,前任武林盟主的三支大令,這就由老衲交與居士罷。’說著從袖中取出一方玉匣來。”

在場眾人多有不明所以者,石迎客第一個開言相問:“這三支大令又是什麼來頭?”

道士正要答話,就給梅送客接過話頭道:“嘿嘿,這個我倒聽說過: 所謂武林盟主的三支大令,分別是金字令、銀字令、銅字令。這三支大令由來已久,據說最早是本朝少林十三棍僧救秦王之後,太宗皇帝禦賜給大和尚曇宗的。後世江湖人士視若珍寶,也一直由武林盟主或者少林寺本寺珍藏。武林盟主持金字令發號之時,天下武林人士理當一齊俯身聽令,盟主所令即是赴湯蹈火,群雄也當凜從;武林盟主持銀字令發號之時,各門派掌門行平輩禮儀,餘等弟子俯身聽令,盟主號令時也需先行斟酌,這號令是否利大於弊,當為天下蒼生謀福祉,而不可一味好殺狠鬥;武林盟主持銅字令發號之時,眾人各行本派禮儀,這支令牌也隻可用作糾合人馬、召集同道。大令用過一次,便當交還少林,以供下任武林盟主使用。是不是?”

這石、梅兩兄弟原本說起話來沒甚由頭,哪想說起這事,卻是有板有眼,連座上的道士和連二娘都微微頷首。隻聽梅送客續道: “其實單單是這一支銅字令牌,就能號召天下英雄齊赴一會,赫赫聲威非同小可。月前,紫電府唐大統領就於江湖上尋著了失蹤已久的銀字大令,這才有各大門派齊集君山的英雄大會。”

道士點頭道:“不錯。八年前君先生仙逝,除了金字大令已經用過之外,另兩隻大令都絕跡世外。也不知唐大統領如何神通,竟然找到了銀字大令。”說著竟然冷笑了一聲,似乎頗為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