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如何讓孩子愛上蔬菜(1 / 1)

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人類不可缺少的食物種類。但是很多孩子不愛吃蔬菜,或者不愛吃某些種類的蔬菜,讓家長很是頭疼。

和很多小孩子一樣,小超是個非常愛挑食的小家夥,尤其是對蔬菜,真是挑三揀四。他可以飛快地吞下麥當勞的大號漢堡,可以一口氣吃下一整桶冰激淩,但麵對蔬菜就沒有那麼痛快了,總是找出一大堆的借口,這讓小超的父母很傷腦筋。每次吃飯總要父母威逼利誘,口舌費盡,他才象征性地弄那麼一小口“嚐嚐”,還總是嚷著:這些比藥還難吃的蔬菜,是我最不喜歡的。由於不愛吃蔬菜,一到冬天,小超的嘴角就開始潰爛起來,讓父母很是擔心。

這個年齡段的很多孩子都是這樣,對蔬菜都有一種排斥性。有的是不喜歡某種蔬菜的特殊味道;有的是由於蔬菜中含有較多的粗纖維,孩子的咀嚼能力差,不容易嚼爛,難以下咽;還有的是由於孩子有挑食的習慣。為了孩子的健康,很多父母想盡了辦法,哄、嚇、打等方法都用盡了,可是收效仍然不是很好。所以父母一定要講究方法,除了讓孩子懂得吃蔬菜的重要性之外,還可采取一些技巧,有意識地引導孩子經常吃蔬菜。

1.可以把菜做成各種造型,從視覺上刺激孩子的食欲。家長在做飯時,不要把菜總切成固定的樣子,可以用各種模具把蔬菜削切成各種形狀,如圓片、鏤空、三角形等。如果家長有時間和精力的話,還可以發揮更大的想象力,盡量做出各種小動物的形狀,孩子覺得新鮮、好玩兒,也就想吃了。

2.可以通過對蔬菜的顏色搭配來增加孩子的食欲。家長在烹調時,應充分考慮蔬菜的顏色,盡可能搭配得鮮豔一點,讓孩子真正感到“秀色可餐”,對孩子來說,顏色的誘人比味道的鮮美更重要。如胡蘿卜切成丁,與青色的豌豆、黃色的嫩玉米、黑色的木耳炒在一起,四種顏色對比鮮明,孩子說不定就會饞涎欲滴。菜肴的顏色,對引起孩子的食欲有重要作用,如果每一盤菜的顏色都是平平淡淡的,即使味道調得再好,孩子也不一定會喜歡。

3.可以適當地把蔬菜切得碎一些。很多孩子不愛吃蔬菜是因為覺得不好嚼,或者嚼不動。如果把蔬菜做成菜泥或者直接上鍋蒸,就可以除掉孩子不喜歡的那種蔬菜粗纖維的口感。

4.還可以通過巧妙地安排上菜順序來增加孩子的食欲。開飯時如何上菜,這裏麵是很有學問的。如果家長準備的食物有蔬菜也有葷菜,那就不妨先端出蔬菜。俗話說,饑不擇食。孩子肚子餓了,當然也就顧不了那麼多,看見蔬菜很新鮮,誘惑力很大,自然就會吃。等孩子吃了一些蔬菜後,再端出葷菜來。如果倒過來,你先端出雞鴨魚肉之類,在孩子塞飽了肚皮,沒有了饑餓感,再端出蔬菜,即使味道再好,孩子也不想再吃了。

5.要從小就培養孩子吃蔬菜的習慣。家長應從孩子嬰兒期開始,就適時地給孩子添加一些蔬菜作為輔助食物。起初,可以給孩子喂一些用蔬菜擠出的汁或用蔬菜煮的水,如西紅柿汁、黃瓜汁、胡蘿卜汁、綠葉青菜水等,隨著孩子的長大,可以給孩子喂些蔬菜泥。到了孩子快滿周歲的時候,就可以給他們吃嫩芽和碎菜了,可以把各種各樣的蔬菜剁碎後放入粥、麵條中喂孩子吃。孩子從小就和蔬菜有了緣分,長大了自然會對蔬菜有感情。

6.烹調時要注意葷素混合。葷素混合烹調是讓孩子逐漸愛吃蔬菜的一個途徑。比如蘿卜燉雞,或者蘿卜燉排骨,盡可能燉得爛一些,讓汁水互相滲透,難以分離。做餃子或包子等夾餡食品時,可以葷素混合做餡。對那些不愛吃蔬菜的孩子,不妨經常給他們吃些帶餡食品,逐漸引導孩子習慣並喜歡吃蔬菜。

7.可以適當地給每個菜起一個動聽的名字。為了增強孩子對蔬菜的喜歡程度並產生食欲,家長可以給燒好的蔬菜取一個動聽的、孩子能理解的名稱。家長還可以讓孩子自己給菜肴取名。當孩子取的菜名得到讚賞時,家長一定不要忘記誇獎孩子,這樣孩子對這道菜必定會喜歡。

當孩子不喜歡吃一種蔬菜時,家長可以用另一種蔬菜來代替,這同樣能起到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