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如何控製孩子的虛榮心(1 / 1)

現在社會上的很多不良風氣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盲目攀比現象所造成的虛榮心。虛榮心的產生與孩子滿足自尊心的需要有一定的關係。自尊心的需要可以通過許多的途徑來獲得滿足,可是,有很多孩子在自尊心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或者自尊心的需要受到某些挫折時,就會通過不適當的途徑來獲得滿足,這就會產生虛榮。因此說虛榮心是一種扭曲了的自尊心。

孩子一旦有了虛榮心後,各種毛病就會表現出來,最嚴重的就是與其他孩子進行攀比,比如比美、比富,一旦遭到別人的批評,就會惱羞成怒,甚至走向極端。

劉海自幼生活在農村,很小就失去了父親,靠母親一個人幹活兒養家。雖然家庭條件不好,但媽媽從來不讓劉海在吃穿上受委屈,凡是別的孩子有的,劉海都會有。但是自從劉海上了省城的高中後,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省城的同學和他以前的同學家庭條件不一樣。現在的同學們的爸爸媽媽都是高收入者,花錢如流水,穿的都是名牌,用的都是高檔產品。相比之下,劉海顯得十分寒酸,以前的優越感再也沒有了,劉海的心理便嚴重失衡。他不甘心落於人後,認為別人有的自己也要有,於是他每次回家都向媽媽要很多錢,和同學們比吃比穿來滿足他的虛榮心。起初媽媽還大方地給他,但後來媽媽實在承受不了,好幾次都拒絕了他。劉海見媽媽這個經濟來源斷了之後,就動了邪念:“別人有的我為什麼不能有,這不公平。”在這種想法的驅使下,劉海開始偷同學的錢,幾次偷盜都沒被發現,這更增加了他的僥幸心理。在金錢的誘惑之下,他越陷越深,最後夥同另一少年作案,被公安機關抓獲,受到了法律的製裁。

虛榮的心理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它可能源自自負,也可能出於自卑。自負的人認為自己很優秀,當達不到目標又不肯認輸時,可能采取弄虛作假的方式掩飾自己。自卑的人怕他人看不起自己,當他不能正視自己的缺點與不足,無法承受失敗時,也可能用“打腫臉充胖子”的方式保護自己。

作為家長,我們既沒能力改變社會大環境,也不能將孩子的虛榮心斬草除根,唯一能做的,就是盡量減少孩子虛榮心的滋生,正確引導孩子成長。

1.家長應起到榜樣作用。有句古話叫“言傳身教”,作為父母,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因此,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家長首先要擺正自己的心態,不要同別人攀比,盲目追求物質享受。家長也不要習慣性地給孩子買各種禮物,否則他的虛榮心會不斷膨脹。

2.賞識孩子要適度。誇獎孩子本來是要給孩子鼓勵和自信的,但凡事都要有個度,如果賞識過度,對孩子一味地“吹噓”,使孩子生活在掌聲和鮮花中,很容易導致孩子虛榮心的形成。因此,即使誇獎孩子,也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要過度誇獎。

3.對孩子的要求要適當地高點。如果孩子做事總比別人做得快、做得好,就要交給他有一定難度的任務,使他感到自己能力有不足,需要別人指導和幫助。對孩子進行受挫折訓練,教孩子學會調節情緒,經受失敗的考驗是很必要的。

4.要注意孩子心態的變化,多給孩子講道理。有的家長為了孩子不受委屈,往往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還有的家長對孩子則采用先吼後打的辦法,讓孩子有理說不出。其實,最好的辦法是多給孩子講道理。爸爸媽媽應告訴孩子,與別人攀比、擁有名牌並不意味著擁有了較高的地位,隻有依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家長應教孩子根據自己的需要買東西,而不要為了同別人攀比買自己不需要的東西,讓孩子學會理性消費,還可以把家中的收入支出講給孩子聽,讓孩子從小樹立理財觀念。

5.讓孩子學會客觀地認識自己。家長應該讓孩子學會要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有一個客觀的認識,既不要過高地估計自己,也不要無視自己的短處。優點並不一定是自己比別人好的地方,缺點也不一定是自己不如別人的地方。並且,優點和缺點往往是相輔相成的。如果我們能客觀地認識自己,即使自己不如他人,或者被人輕視,也能通過自我調節而獲得心理平衡,不致用誇張或逃避的方式來維護自尊。

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分擔一些家務,然後從中取得回報。一分勞動一分收獲,一滴汗水一點回報,讓孩子知道僅靠不停地向爸爸媽媽張口要這要那,不僅不光彩,而且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