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都會出現遺精,可是很多孩子都會為遺精而羞恥、緊張和不安,有的甚至會產生心理疾病。他們發生遺精後,不敢讓人知道,好像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似的,遺精後如覺得身體有些不適也不敢向家長說,最後導致在生活學習上出現不安的表現。
上初中的小新,早上起來之後發現內褲上濕漉漉了一片,自己嚇壞了。當時放暑假,早上家裏沒有人,小新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晚上吃飯的時候,小新把這個事告訴了爸爸,可是爸爸也含含糊糊沒說清這是怎麼回事,隻是說沒關係的,以後晚上睡覺的時候別瞎想就是了。小新還是很疑惑,總以為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病,爸爸在瞞著他啊!這樣的事後來又發生過幾次,小新的心裏總覺得不舒服,最後還是自己在一些課外書上找到了答案。可是讓小新想不通的是,為什麼爸爸不直接告訴我呢?
其實,男孩到了10歲左右,就開始邁進人生一個重要的階段——青春發育期,進入這個時期後,一般在13~15歲,時常會在無性意識的情況下自發地射精,這就叫遺精,對於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這是很正常的事。這是因為男孩子隨著青春發育的啟動,下丘腦開始活動,分泌出一係列多肽釋放激素作用於腦垂體,腦垂體雖然小如豌豆,隻有0.6克重,但是它在接到下丘腦的有關指令後便立即行動,分泌多種激素,其中的促性腺激素可促進男子睾丸成熟,生成精子並分泌雄性激素。這時,睾丸產生精子,前列腺、精囊腺等分泌精漿,兩者組成精液,精液達到一定量後,體內已無處可容,於是就以遺精的方式排出體外。遺精的頻率可多可少,常與人的身體素質有關,一般都在正常範圍之內。遺精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解除體內積累的性緊張,造成一種生理上的平衡。
當孩子出現第一次遺精的時候,家長應給予適當的關心,不要讓孩子覺得這是見不得人的事,應該給孩子心理和生活上正確的指導。
1.不少男孩夜間發生遺精被家長知道後,有時會遭到家長的責備,令其晚上不要胡思亂想。其實這是不對的,這樣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家長應該告訴孩子遺精是男孩子青春期的正常生理現象。
2.注意孩子心理衛生和精神調節。家長要幫孩子消除恐懼、緊張、焦慮的心理狀態,培養孩子開朗、樂觀、冷靜、客觀、堅強的性格,經常保持輕鬆、愉快的情緒,排除雜念,順其自然,調養一段時間後,這種情況自可減輕。
3.注意孩子的生活起居。孩子的衣褲應稍寬鬆些,夜晚不要過飽進食,睡前用溫水洗腳,被褥不宜過重,腳部不宜蓋得太暖,養成側臥睡眠的習慣。男孩子不宜穿過緊的褲子,因為睾丸對溫度極為敏感,經常穿緊身褲可使陰囊皮膚增厚,睾丸升高達腹股溝外環部位,從而導致睾丸溫度高於正常溫度,影響睾丸中精子的發育。此外,褲子過緊會增加對陰莖頭的摩擦,容易引起性衝動。
4.節製性欲,戒除自慰,尤其不能迷戀色情淫穢書刊及影視音像製品。如果孩子有自慰的習慣,應逐漸戒除自慰,減輕思想負擔,使心理逐漸康複。
5.多參加文體活動,培養多種業餘興趣和愛好,適當參加體力勞動,正常對待男女交際,不要把男女交往神秘化。
男孩還要注意保持外生殖器的清潔,經常翻轉包皮,清洗其中汙垢,以防炎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