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睢水之戰(1 / 2)

【原文】夏四月,田榮弟橫收得數萬人,立榮子廣為齊王。羽雖聞漢東,既擊齊,欲遂破之而後擊漢,漢王以故得劫五諸侯兵東伐楚。到外黃,彭越將三萬人歸漢。漢王拜越為魏相國,令定梁也。漢王遂入彭城,收羽美人貨賂,日置酒高會。

【譯文】夏天四月,田榮的弟弟田橫征集了數萬人馬,擁立田榮之子田廣為齊王。項羽雖然聽說漢軍向東進軍,既然攻打齊國,想要徹底擊敗齊國軍隊後再去攻打漢軍,漢王因此能夠劫奪五位諸侯王的兵馬向東攻打西楚。行軍到外黃的時候,彭越統帥三萬人歸降漢王。漢王任命彭越為魏國的相國,命令他平定梁地。漢王最終攻入彭城,收繳了項羽的美女財物,每天設置酒宴,大會諸侯。

【分析】五諸侯:指的是常山王張耳、河南王申陽、韓王鄭昌、魏王豹、殷王司馬卬等五位相繼投降漢王的諸侯王。此時的劉邦應該是軍力大振了,兵馬數量得到了巨大的補充。但是,兵不在多在精,五個諸侯的聯軍是各自為戰,還是需要漢軍的打散與稀釋。各自為戰的話,軍隊倉促組合,號令不一致,上下不同欲,軍心不協同,就是一團烏合之眾。需要漢軍打散稀釋的話,漢軍的精銳實力就會得到稀釋,反而不如漢軍獨立對抗項羽的軍隊。將士數量增加,就像公司規模增加,不是越大越好。組織的規模越大,命令傳遞的緩存就越大,命令到達終端的時效性就會減弱,基本上命令和信號都會和最初發出的很不一樣。

《史記》記載:“春,漢王部五諸侯兵凡五十六萬人,東伐楚”。劉邦統帥的兵馬一躍達到五十六萬,想到當年的一介亭長可以手握五十六萬兵馬,劉邦心裏的驕傲感應該是油然而生,所以他收集了項羽的美人、美酒和美玉,沉湎於紙醉金迷的酒色財氣中,成為不折不扣的驕兵。天知道,如此驕傲的劉邦會不會成為第二個項梁呢?當時張良不在身邊嗎,怎麼也不學習宋義假裝規勸一下自己的大王?!

【原文】羽聞之,令其將擊齊,而自以精兵三萬人從魯出胡陵,至蕭。晨擊漢軍,大戰彭城靈壁東睢水上,大破漢軍,多殺士卒,睢水為之不流。圍漢王三匝。大風從西北起,折木發屋,揚砂石,晝晦,楚軍大亂,而漢王得與數十騎遁去。

【譯文】項羽聽說後,命令手下將領攻打齊國,自己統帥三萬精兵經由魯縣殺出胡陵,到達蕭縣。早晨攻擊漢軍,兩軍在彭城靈璧縣東麵的睢水展開激戰,大敗漢軍,殺死大量士卒,睢水因被屍體堵填滿不流動了。楚軍把漢王裏外圍了三層。狂風從西北方向刮起,摧折樹木,掀毀房舍,飛沙走石,白天變成了黑夜。楚軍大亂,漢王才得以帶領幾十名騎兵慌忙逃離戰場。

【分析】項羽正在齊國作戰,聽說劉邦炒了自己的大本營,擔心自己心愛的虞姬被好色的劉邦欺負,星夜兼程親率精兵三萬會師救援。項家軍真是天下勁旅,以一當十。早晨發起攻擊,日中大破漢軍,又在穀水、泗水、靈壁、睢水打敗漢軍,殺死漢軍十數萬人,屍體阻斷濉河。把劉邦為的是裏三層外三層。這時候,出現了非常不可思議的天文現象——西北風突然刮起,沒有一點征兆,霎時間飛沙走石、天昏地暗,刮得楚軍打亂,劉邦在老天爺的眷顧下倉皇逃竄。這是中國史書的一個奇怪的現象,大凡偉大的人物麵臨絕境的時候,總會出現一些超越自然規律的事情發生,好像這些人真的身負天命、受命於天,蔡宇才能得到上天的眷顧,遇難成祥,化險為夷。

【原文】過沛,使人求室家,室家亦已亡,不相得。漢王道逢孝惠、魯元,載行。楚騎追漢王,漢王急,推墮二子。滕公下收載,遂得脫。審食其從太公、呂後間行,反遇楚軍。羽常置軍中以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