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項羽十罪(1 / 1)

【原文】漢果數挑成皋戰,楚軍不出。使人辱之數日,大司馬咎怒,渡兵汜水。士卒半渡,漢擊之,大破楚軍,盡得楚國金玉貨賂。大司馬咎、長史欣皆自剄汜水上。漢王引兵渡河,複取成皋,軍廣武,就敖倉食。

【譯文】漢軍果然數次挑戰成皋的守軍出戰,楚軍堅守不出。漢王派人辱罵了好幾天,大司馬曹咎憤怒了,率領兵馬渡過汜水。士兵渡河渡到一半時候,漢軍展開攻擊,大敗楚軍,得到了楚國全部的金寶美玉貨物。大司馬曹咎、長史司馬欣都在汜水河上自刎殉國。漢王率軍渡過黃河,駐軍廣武縣,奪取了敖倉的糧食。

【分析】曹咎心胸狹隘,經不住漢軍的侮辱罵陣,忘記了項羽的堅守不出的策略吩咐,一意孤行率軍離開成皋,渡過黃河,並且和漢軍展開了“汜水之戰”。楚軍大敗,曹咎、司馬欣無顏麵對西楚霸王項羽,於是自殺殉國了。劉邦再一次把防線遷移到成皋一線,實現了戰略縱深以及奪取敖倉的糧食。

【原文】羽下梁地十餘城,聞海春侯破,乃引兵還。漢軍方圍鍾離昧於滎陽東,聞羽至,盡走險阻。羽亦軍廣武,與漢相守。丁壯苦軍旅,老弱罷(pi)轉餉。漢王、羽相與臨廣武之間而語。

【譯文】項羽已經攻下梁國底盤的十餘座城池,聽說海春侯戰敗身亡,於是率領兵馬回到成皋。漢軍剛剛在滎陽東部包圍了楚將鍾離昧,聽說項羽到來,全都從險要地方逃走。項羽也在廣武駐軍,和漢軍一起堅守城池。年輕士兵厭倦了長期的軍旅生活,老弱殘兵也因水陸運輸而十分疲憊。漢王,項羽約好到廣武附近談話。

【分析】海春侯曹咎戰死後,漢王繼續前進,在滎陽包圍了楚國大將鍾離昧。沒想到項羽奔馳千裏,從梁地急行軍趕回滎陽前線。楚軍看到一代戰神、西楚霸王項羽,紛紛逃竄。楚漢之間,陷入了戰爭相持階段。現在漢軍心裏存在障礙,認為項羽以及項家軍是天下無敵的勁旅。漢王劉邦迫切需要一場勝利,大破漢軍心中那個不可戰勝的項羽。於是,一代政治天才劉邦,再次發動了輿論戰,徹底抹黑項羽,激勵漢軍士氣。

【原文】羽欲與漢王獨身挑戰,漢王數羽曰:吾始與羽俱受命懷王,曰先定關中者王之。羽負約,王我於蜀漢,罪一也。羽矯殺卿子冠軍,自尊,罪二也。羽當以救趙還報,而擅劫諸侯兵入關,罪三也。懷王約,入秦無暴掠。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塚,收私其財,罪四也。又強殺秦降王子嬰,罪五也。詐坑秦子弟新安二十萬,王其將,罪六也。皆王諸將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爭畔逆,罪七也。出逐義帝彭城,自都之;奪韓王地,並王梁楚,多自與,罪八也。使人陰殺義帝江南,罪九也。夫為人臣而殺其主,殺其已降,為政不平,主約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無道,罪十也。吾以義兵從諸侯誅殘賊,使刑餘罪人擊公,何苦乃與公挑戰!

【譯文】項羽想要和劉邦單獨近身搏擊,劉邦數落項羽說道:我最初和項羽一起接受懷王的命令,說最先評定關中地區的人成為秦王。項羽背棄盟約,把我分封在蜀漢地區,這是第一款大罪。項羽矯旨殺害卿子將軍宋義,使自己成為尊主,這是第二款大罪。項羽本應該把拯救趙國的事情報告懷王,他卻擅自劫奪諸侯兵馬進入關中,這是第三款大罪;懷王約定,進入秦國後不要殘暴掠奪。項羽燒毀秦國宮殿,挖掘始皇帝墳墓,把財寶據為己有,這是第四款大罪。他又強橫地殺害秦國投降的大王,這是第五款大罪。在新安城狡詐地坑殺秦國子弟二十餘萬人,卻把他們的將軍封為諸侯王,這是第六款大罪。把諸位將軍都分封在好的地方,把原來的主人遷徙驅逐,讓臣子爭相地背叛主君,這是第七款大罪。把義帝驅逐出彭城,自己定都於此;奪取韓王信的領地,在楚國梁國的地盤稱王,大多據為己有,這是第八款大罪。派人暗中在江南(郴州)弑殺義帝,這是第九款大罪。作為人家的臣子卻殺害主君,殺害已經投降的人,施行政令不能公平,主君的約定不能采信,天下人不能寬容他,特大謀逆沒有道義,這是第十款大罪。我率領正義之師和諸侯一起誅殺****,派遣免於刑罰的人攻打將軍,何苦非要和將軍單挑呢?

【分析】楚漢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劉邦進一步爭奪民心,扭轉民心向背。他總結了項羽的十款大罪,構建“大逆不道”的項羽和“正義代表”的劉邦,從道義上孤立項羽,同時挑撥離間,分化諸侯聯盟。“把道義變成自己謀求政治福祉的工具的家夥,其實逼真的不道之人更加的虛偽,對道德的危害和侮辱更加深刻!”

十款大罪依次是:流放自己,殺害宋義,軍中專擅,掠奪財寶、燒毀宮殿、殺害降王子嬰,坑殺二十萬秦軍,分封秦將為王,分封親信勢力、遷徙故主,驅逐義帝、建都彭城,弑君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