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常光希:中國動畫可以兼具藝術與商業(2)(1 / 2)

常光希:中國動畫可以兼具藝術與商業(2)

中國動漫產業可以達到藝術性與市場化的雙贏

Q:有人說現在的中國動漫產業是在商業化,這種對市場的迎合會影響作品本身的質量,您怎麼看?

A:我覺得這個問題分兩方麵吧。如果過分強調商業化忽視藝術或者文化,會走到另一個極端。因為往往我們會一味的追求票房而忽視裏麵的文化內涵,這就容易滋生一些急功近利的創作原則和經濟效益,難免會走到另外一條路。但是我覺得商業化和藝術性是並不矛盾的,一部好的藝術片也是會得到受眾認可的。所以一部好的藝術片也可以是一部好的商業片,這個沒有矛盾,隻講哪一邊都是有問題的。動畫是麵對廣大受眾的,特別是青少年,現在也包括成年人。所以動畫是一種很通俗的藝術形式,藝術性和商業化兩者就必然需要兼得。但是現在我們有些兩難的問題,因為製作有時候必須要迎合市場,不然可能沒辦法發行、宣傳,或者我拍第一部上映虧了可能就不會有第二部了。這個問題我覺得是可以解決的。但是需要我們社會上對動畫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可是動畫是一個製作周期很長的東西,以前我們手工做一部影院片要做3-4年,拍攝十幾萬張。現在技術提高以後可能會簡化,但還是不能全部用電腦代替。這種情況下製作周期長,投資大,國內一部作品至少1千萬以上,國外可能要1億美金。再加上周期很長,很多投資人就望而卻步。所以我覺得社會對動畫片的認識特別是投資者對動畫片應該要長遠的來看,不要急功近利。這樣的話我們將來會有質量很高的藝術片,同時也是商業片出來的。

Q:那麼對於從業者來說呢?

A:現在大批做原創的人基本都是中青年,我希望這些人對於自己的文化修養、觀念提升等等方麵能做一些內功,這些也是很重要的。因為我覺得我們中國動畫到今天還是缺少一個強有力的原創團隊。我們以前進入低穀的時候,國外有很多動畫公司來中國讓我們給他們做加工,好的方麵是鍛煉了一大批手繪等等的技術人員,但是對原創的打擊很大,比如導演、編導的力量就比較弱。所以現在這個階段我希望我們中青年的編導要提上來。原創團隊做好了,能夠得到投資人的認可,就著我們國家現在很好的政策鼓勵,我們中國動畫將來還是會有起飛的時間。“動漫遊”其實最根本的本體是“動畫”。如果動畫片不能精品力作跟世界動畫大國來抗衡,那麼力量還是比較單薄的。

Q:您認為中國動漫產業是否真正進入了繁榮期?或者隻是表麵的“泡沫繁榮”?

A:其實現在有很多說法,就是我們中國動畫每年產量都在快速增長,最高達到26萬,的確這個產量在世界上是第一的。但是精品力作有多少?沒有很好的能代表我們中國的作品。這個產量中有不少的作品還是無法達到很高的水準,甚至有些拍出來就放到倉庫裏了都沒有見受眾。這是很浪費資源的。但是你回過頭來說,經過這十幾年的發展,其實中國動漫也有很大的起步了,因為國人開始關注了。以前大家就覺得這是小朋友看的,有沒有無關緊要。但現在動漫作為一個非常新興的行業在得到推動、發展。隻是在推動的情況下難免會魚龍混雜,產量先上來了因為大家都在做,有的人就會說是“泡沫太大”,所以我覺得在近幾年我們是應該冷靜的思考一下是不是過快了。的確是有腳步太快頭腦跟不上的現象。你要發展,難免會帶來一些負麵的東西,但是如果你沒有這個大規模的衝力,中國動漫可能也衝不上去。所以需要冷靜下來,總結一下,更加理性的來發展。我們對於動漫應該是抱著一個虔誠的態度來做,不要急功近利。把中國的文化做到我們的作品中去,我覺得肯定會得到大家的認可。而且像這樣質量的片子,也一定會得到市場的認可,達到藝術性與市場化的雙贏。

Tip:收藏+分享最頭條(2015年45期),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