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張英和李德全走回涼亭,手中同樣拿有一份聖旨的康熙邊入座邊示意跟著的張英宣讀其手中聖旨。
“林海接旨。”
“奴才領旨。”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褒忠職獎崇德,朝廷之常典,秉承貞亮功報效臣屬之雅操,……,恪責奉謹,體統端嚴,揚州巡鹽禦使漢名林海之鑲黃旗斡亦喇惕喇布杜莫德裏,人品端方,素風雅尚,潔己自修,恪謹持身,為官清正,造福地方,錫命以覃恩加……賜免死金牌、紫韁馬,賜三眼花翎,賞黃馬褂,賞……和京郊皇莊兩個;著官升兩級暫領原職。……,林家與賈家十族無親,……,欽此。已卯年丁卯月庚戌日。”
“奴才領旨,謝陛下隆恩。”聽言,林海連忙謝恩接旨。
同時,跪在一旁的林珣玉也俯身叩謝皇恩。
“林卿免禮平身。”
“謝陛下。”
見麵前跪著的小少年仍不曾起身,知其為何如此,康熙輕歎一聲,將手中聖旨在他眼前緩緩展開。卻原是一道將賈代善賈代化罷官降爵的明旨,聖旨中不但處置了賈代善賈代化,處置了賈史氏和其二子及二兒媳,賈家一幹惡奴也盡有處置,同時聖旨中寫明了賈敏在林家的身份,連賈林兩家十族無親也明白的寫明在聖旨中。
“謝陛下隆恩。”被迫看完了聖旨,知道皇帝不會罪及生父,林珣玉鬆了一口氣,再次俯身謝恩。
見他謝恩後仍不起身,康熙收起展開的聖旨,將它和幾張字紙及另一道聖旨一起交給已經回轉的武丹,吩咐道:“你現再便親自去宣這兩道旨意,先宣賈家的,宣旨後將證據和聖旨一起交給二人後,立即安排人押送賈代善賈代化歸京,同時就地處死那名女子。做完此事之後,立即帶領侍從起程去金陵甄家宣旨抄家,並依旨鎖拿甄家包括仆役在內的所有人,不可延誤。”
“是,奴才這就去。”
“等等,武大人且慢。”
“怎麼,你有事?”
“一者,請陛下開恩,那姑娘罪不至死。”
“哦?”
“於我,貪慕虛榮,禦駕之前以莫須有之事攀汙家父,我確實恨不得她死,但,於她,賣唱為生,漂萍無依本就可憐,看不見前途歸路,見多了富人做派,再見到官家,自會生出很多不該有的想法,雖然於我家而言可惱可笑,但也可憐可憫。陛下開恩。”
“要朕放她容易,隻要你不怕她再糾纏你父。”
“這,罷了,請皇上開恩,將她交由我安排。”
“哦,你要如何安排。”
“她與之前的老者並非親父女,那之前的老者我已經從賈代善手中救出,安排到他處了,這名女子的身世特別,我打算先安排到林家在外麵的莊子上,等找到她的生父後再說。”
“如此,朕便依你,你安排人隨武丹去領人就是。”
“謝陛下。”
“不必,既然有一,可還有二。”
“有。”
“哦,說。”
“我要金陵甄家甄應嘉、甄家老太君、甄友嘉夫妻和其嫡女甄月嬌五人,我要這五人生死皆在我手,我願意為此付任何代價。”
“理由。”
“報仇。”
“仇?”
“殺母之仇,傷父之仇。林甄兩家早就是生死仇家,陛下今年不來揚州,明年九月便是甄家十族周年祭,如今看在陛下麵上,我隻要首惡,請陛下開恩成全。”
“殺母傷父,可能說詳細些麼。”
“用三尖山救駕時說的十件事的約定,以陛下和所有皇子的十件事從陛下手裏換甄家這五人,準許林家從家父以降,與皇族無姻,林家子不娶皇族女,林家女不參加選秀且不嫁皇家子及陛下永不再過問此事可否?”
“為什麼,理由呢,說不得麼?”
“說是能說,隻是,此事事涉陛下,我阿瑪並不知情,今日之前知情的除了我外公、我生母和我繼母三位早就過世的人外,隻有四位有資格知道的人知情,陛下若不過問,此事便永遠隻有我們四人知情。如此,陛下仍然堅持要我在這裏說麼?”
“什麼事?”
“您確定真要我現在在這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