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2 / 3)

淩景深聽了這話,多日來的憤怒難過恐懼,等等等等,盡數在此刻掩不住了,靠在小唐胸前,瞬間淚如雨下。

卻說在應公府,應懷真正自亂亂地想著淩絕跟郭白露曾有婚約之事,耳畔聽敏麗連喚數聲,她才回過神來,呆呆看向敏麗。

卻聽敏麗問道:“你方才在發什麼呆?”

應懷真道:“我……我隻是有些詫異,怎麼我絲毫也沒聽說這件事兒呢?誰也不曾說過。”

敏麗道:“這是淩家做人厚道,你當小淩公子是怎麼說的?他知道郭家姑娘心氣兒高,便隻說‘此刻且不忙著下聘,等我高中了有功名在身再定不遲,務必給人家一個交代’……你瞧,小淩公子年紀雖小,卻是個有誌向的,隻可惜……郭家的姑娘……”

應懷真聽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也不再噤口,便道:“我也聽說了,白露姐姐家裏頭……有好些人去提親的?前兒還有個鴻臚寺少卿家的公子……隻是他們家好像不中意……”

敏麗點頭道:“可不是呢?所以景深哥哥很有些不高興,唉,隻是他弟弟那傻孩子……一心一意喜歡上了,就被人戲弄了也不明白。殊不知人家真個兒暗中在比著看呢,倘若真的有個權勢地位比他們家都強的,叫我私下裏看,郭家一定是會轉而選之的。”

應懷真聽了這一番話,如傻如呆,還怕不實,就又問:“這些可都是淩大人告訴姐姐的?”

敏麗點點頭,悄聲道:“景深哥哥也是不喜的,才偷偷跟我說了這些,隻是捱不過小淩公子自己喜歡呀……”

應懷真複又出神,卻聽敏麗又唉聲歎氣說道:“小淩公子傷的那樣,她連去看一眼也不曾,故而我說她是冷心的呢……”

敏麗說到這裏,忽地看著應懷真,握住她的手道:“懷真,既然小淩公子同府內是相識,又是為了救你們傷著了,好不好今日咱們一塊兒去淩府探望探望呢?”

應懷真猛然聽見這句,立刻脫口說道:“我不去!”

敏麗一愣,定定地看了她半晌,才又低下頭去了。

應懷真自忖話說的太快,忙平複了一下心緒,才說:“我並不是不想去……隻是如今老太君叫我禁足,姐姐是知道的。”

敏麗聽了這句,才點了點頭。應懷真瞧著她的模樣,依稀猜到她的心事,便問:“姐姐去淩府……”話說一半,忙又停住。

原來應懷真猜敏麗是因想念淩景深,所以想借口去探望淩絕,順便見見那人罷了……然而這話怎麼說得出口?隻怕敏麗必然羞臊無地。

兩人對坐了片刻,應懷真心中思潮如湧,恨不得抓住每一個人到跟前兒,親口問一問才好,問郭建儀為何疏遠了他們,問淩絕前世為什麼不說他跟郭白露有親,問他究竟為什麼曾那麼恨她跟應家……

本來想把這件事徹底撇下的,畢竟今生已經兩不相幹,然而一步一步到此,應懷真隻覺得此刻雖然瞧著比前世安逸,但周遭的情形卻仍是如前世一般,並不是因她已經變了而全變了的。

尤其是那些她所不知道的內情,仍是如前世一般悄然有序而行。

倘若……真的還是這樣下去,將來會不會仍是會……重蹈覆轍?

這個想法讓應懷真的心猛然刺痛了一下,頓時就又想起李賢淑之事來,若不是那燕窩她發現的及時,對那味道記得牢靠,今生的母親,豈不是正跟上一世一樣的下場了?

應懷真一邊兒想,一邊通身發涼,緊握著雙手,才能克製住那種無端襲來的戰栗悚然之感。

她本來想安分守己,以守為攻,不去招惹任何是非。可如今看來,這冥冥中的因果,竟有些“我不去就山,山卻來就我”、畢竟會來到之勢。

室內鴉雀無聲,應懷真跟敏麗兩個人各懷心事,忽然外間有個丫頭來到,竟是老太君房裏的。

應懷真不知何事,忙打起精神來,那丫頭進來,笑說:“老太君說了,姑娘在家裏也悶得夠了,既然是唐府的小姐來了,倒可以出去走走,不用拘束,更別慢待了客人。”

應懷真聽了這話,心中詫異。

敏麗便向那丫頭笑道:“替我多謝老太君美意了,先前正也想叫懷真妹妹陪我出去走走,不過……”

應懷真聽到這裏,便把她的手輕輕一按,衝那小丫頭道:“既然如此,請姐姐回去回稟老太君一聲,唐姐姐正想叫我出去一趟……不會耽擱許久,晌午就回。”

那小丫頭便道:“姑娘去就是了,不礙事的,老太君特意叫我傳話來呢。”說話間,就自回去稟告了,片刻回來,笑道:“老太君隻說:什麼大不了的,特意要回一聲,自管去就是了,隻是要好好的就行。”

敏麗打量應懷真,不明白她為何變了主意,便問道:“你當真願意陪我去?”

應懷真道:“畢竟小淩公子是因我們傷著的,我倒要跟他說一聲謝才好。”

敏麗大為歡悅,握住應懷真的手道:“這才是有情有義的好丫頭呢。”

應懷真心中隻是苦笑:殊不知曆經前世之事,此生她以“情”之一字為穿腸毒/藥,是打定主意絕不會碰的。

當下應懷真換了衣裳,帶了個丫鬟,隻乘了敏麗的馬車,往淩府而去。

誰知到了淩府,卻被告知淩景深先前出去了,還是被小唐叫了出去的。

唐敏麗十分愕然,又隱隱地有些失望,可既然來了,少不得要去探望一番淩絕。

丫鬟領著進了內室,淩絕本還在床、上靜養,聽聞是她們兩人來了,滿心詫異,早已起身換了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