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8 章(1 / 3)

且說隻因那沙羅國的使者見了懷真,雖然覺得這女孩子年紀尚幼,可不管氣質姿色,都屬上乘,竟比本國千挑萬選出來的“奉養女神”更出色百倍。

原來沙羅所謂的奉養女神,都是選的極年幼的小女孩兒,錦衣玉食地包裹著,受萬人崇敬膜拜,故而沙羅使者一見懷真,便驚為天人。

又因知道懷真有那等奇異的調香本事,更是喜不自禁,自詡乃是上天的啟示,必然正是天賜王妃罷了。因此便向成帝提出,竟不要公主,反而要迎娶應懷真為新王的後宮。

成帝聽了,心中驚詫之餘,有些後悔,當日不該縱口誇耀,竟讓這外邦之人覬覦起來,然欲拒絕,沙羅地處偏遠,本朝的邊界處卻有些空曠,邊防且又空虛,先前便跟沙羅有過幾次衝突,隻因邊界地勢險要,打起來委實艱難。

何況今年因為春汛,南邊有兩處地方發了水患,而又因戶部虧空之事,河南之地,有些百姓竟揭竿而起,何況邊邦除了沙羅之外,仍有幾個小國隱隱地不安分,因此竟是內憂外患,絲毫不能放鬆。

成帝便傳了太子,肅王,熙王三位上殿,在列的還有許多重臣,便說及沙羅國使者之事。

應蘭風此刻也在列,聽說是要應懷真和親,當下差點兒暈了過去,也不怕有失體統,便出列道:“皇上,此事萬萬不可!”

成帝知道他愛女心切,也不做聲。

應蘭風不顧一切,跪倒在地,已經淚如雨下,奏道:“微臣最疼惜的便是懷真,要她和親,如剜了微臣的心一般,求皇上開恩……”

太子跟肅王聽了,麵麵相覷,原來成帝年青時候,十分好戰,曾經有一年內連打三個國家的記錄,然而年紀越長,越不願開戰了,因此近來,更連“和親”之事也有過,若是放在成帝年青之事,隻怕早同沙羅打個你死我活。

太子跟肅王因明白成帝的心意,兩人不約而同,都有了打算,太子便出列道:“此刻國內諸事煩亂,正是不可正麵同沙羅開戰,倒不如滿足他們此等要求,趁機休養生息,以圖後著。”

肅王也道:“兒臣也是這般想的,何況西南地勢險要,若要派兵,隻怕要十萬精兵不止,又因地勢不便騎馬,因此若交戰起來,必然會耗費時日,虧空國庫,如今正應該集中所能,將南邊水患跟河南之事處置妥當,免得內憂外患,腹背受敵。”

朝中有一多半的大臣是太子跟肅王一派的,見他們兩人都出言主張和親,便也紛紛附和。

正在一片讚同聲中,此刻忽然有人出列道:“皇上,臣有本奏。”

成帝一看,見是戶部侍郎郭建儀,便問道:“卿有何言?”

郭建儀道:“沙羅國不過偏居一隅,因曆年來我國對他們百般謙讓,竟縱的他們夜郎自大,並不把我國放在眼裏,上回已經送了清弦公主和親,不過兩年的功夫,他們竟又貪心不足再要我國女子,如此窮凶極惡變本加厲,隻怕縱然滿足他們這次,也再拖不了一年半載,平白折了我朝的士氣,倒不如派兵開戰!重振我朝天威。”

成帝聽了,心中默默思量。而郭建儀說罷,朝中應和之人,不過三四罷了,縱然有那些主戰的,隻因先看了太子跟肅王主和,又哪裏敢直接出來跟兩人對抗呢?

寂寂無聲之中,成帝忽地看向熙王,道:“熙王覺著如何?”

此刻小唐卻也在場,然而麵上卻絲毫表情都無,聞言隻是看向熙王趙永慕。

卻見熙王頓了一頓,終於出列,道:“兒臣,覺著郭侍郎所言雖有些道理,然而目前,仿佛太子跟肅王殿下的提議更合適些……”

小唐聽了這一句,這才有些變了臉色,眼底震驚之色難以掩飾,盯著趙永慕,半晌轉不開眼。

熙王說完之後,略回頭看向小唐,朝堂上兩人目光相對,小唐深深望去,頃刻下頜微微揚起,便轉開頭去,再也不看熙王一眼。

應蘭風聽了這許多話,跪行向前,哭道:“皇上開恩!小女不能去和親!”說著,便以頭搶地,咚然有聲,成帝忙道:“快扶應侍郎起身!”

兩邊太監忙敢上前,將應蘭風攙扶住,應蘭風拚命掙開,仍是跪地欲求。

成帝左顧右盼,心中為難,正在此刻,卻聽有人說道:“皇上,應侍郎的愛女不能去和親。”

成帝一怔,卻見兩班之中,走出一人來,垂眸低眉,麵無表情,正是小唐。

成帝忙問道:“愛卿此話何意?莫非也是主戰?”

小唐一笑,道:“並非如此。隻是,皇上如何忘了……那在瓊林宴上之事?皇上早已經許了新科狀元淩絕,要為他賜婚的。”

成帝愣住,滿朝文武也都怔住了,應蘭風聽了這話,轉頭看向小唐,雙眸之中,微有一絲喜色,卻隻是不敢全信。

成帝遲疑問道:“這……朕的確是記得有此事,隻不過……”

小唐緩緩接口道:“隻不過當時新科狀元醉了,未曾說出來,其實他當時欲說的,正是應侍郎的愛女應懷真,皇上金口玉言,當時既然已經說了要給狀元郎賜婚,此刻當然也不能反悔的,應懷真既然已經許配人家,自然不能再前去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