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8 章(3 / 3)

又有人道:“不滅沙羅,誓不回國!”漸漸地,從一個人的聲音,轉作幾十人,又因在群山之前,那聲音便環環放大,竟如群山萬壑都在呼應一般!

小唐凝視著遠處沐浴在金色光輝中的聖雪山,眼中凝著決然殺氣,嘴角卻微微一挑,道:“不錯,就算隻剩一個人在,也要滅盡沙羅。”

小唐說完之後,便驀地回身,翻身上馬,卻調轉馬頭,往另一個方向而行。

眾屬下見狀,紛紛跟上,那副將雖不敢質疑小唐為人,卻出於謹慎,便道:“大人,這不是回國的方向……”

小唐一言不發,隻是打馬前行,因為一夜鏖戰,他的頭發也微微有些散亂,衣袍染血,昔日那個波瀾不驚的貴公子,此刻平添幾分落拓毅然之態,不再似無瑕美玉,雲端清雪,而是一柄複仇染血的出鞘寶劍,鋒芒直透。

身子伏底,袍袖在勁風之中烈烈揚起,小唐雙眸緊盯前方,如同盤旋高空的鷹隼盯準了獵物,幾番盤算,必自九霄上上挾雷霆之勢,一擊而中。

身後,漸漸地,幾十匹駿馬紛紛趕上,均都圍繞在小唐身旁,連那副將也感受到小唐身上散發出的那股所向披靡的氣勢,心中一凜,便閉了嘴,隻是緊緊地打馬隨行。

這一行人,誰也不曾出聲,隻有馬蹄聲如奔雷,眾人的衣袂於晨風中烈烈,雙眸之中卻是一模一樣的殺氣跟怒意交織,人如劍,馬如龍,一道道似閃電一般,自微透的晨曦中直穿過去。

馬蹄踏碎青草地,泥土四濺,這一行,終究將成就一場絕世傳奇。

在此後的《舜史記》中,曾有一段關於此事的記錄:

天和四年,因清弦公主、懷秀公主暗中行事,毅公與揚烈將軍等脫出沙羅黑獄,此後,楊烈將軍斷後,以身殉國,臨死曾言:懸吾頭顱於城門之上,必有一日,將親見中國踏平沙羅。

是年,毅公自斷後路,誓報此仇。竟率六十九人殘部,北越聖雪山,入尼博爾。

史官更是不由在旁批曰:國士無雙,崛起危難之中;窮途末路,方見英雄本色。

又是一年春盡,自小唐出使至今,算來已經悠悠兩年時光。

時至六月,遠在萬裏之外的大舜京內,正是荷花香滿湖,綠扇映清波的節下,唐府之中,唐夫人卻已病了足有一個月了。

隻因小唐始終杳無音訊,唐夫人念子心切,積鬱成疾。原本敏麗在家裏伺候著,隻是因為世子的身子也並不好,因此竟然是兩麵為難,終究無法兩全的。

幸好還有個懷真,因知道敏麗身上的苦楚,懷真便同她說道:“姐姐不必來回跑,這樣勞心勞神的,萬一自個兒也病了,又如何使得?我素來當姐姐是我的親姐姐,太太也素來待我如親女兒一般,這會子且讓我來伺候太太,盡一盡心倒是好的。”

這段時日,敏麗心中自也不好受,小唐下落不明,世子身子開春以來又見不好,加上母親也病了,真真兒是一腔的擔驚受怕,無處可訴,今聽懷真如此知情識意,心中大為感動,便抱住又哭了起來。

懷真仍是安慰道:“姐姐自回王府,每日裏我會派人過去,向姐姐說說太太日常的情形,姐姐也好安心,這裏有我在,就當是你親妹子在便是了,萬萬保養自己,不可再勞心掛念。”

敏麗心頭寬慰,兩人執手又說了會兒話,當下才自轉回王府去了。

因此懷真便一力擔起照顧唐夫人之責,又因唐府空曠無人,懷真索性便告訴了老太君,暫時搬來唐府住這,每日裏端湯送水,無微不至地照料著。

唐夫人原本因敏麗出嫁,小唐又不常在家,她白日雖每每去長房二房內同眾人相處,心中卻仍孤淒難當,如今又失了小唐,就如失了最後的命一般,日思夜想之下,才害了此病,忽然懷真來到,各種溫言安撫,小心伺候,日夜不離的,竟比敏麗這親閨女做的更勝幾分。

唐夫人瞧在眼裏,對懷真又憐又愛,她心內逐漸熨帖,心結也緩緩釋放,那病症才慢慢地好轉起來。

這一日,懷真因見唐夫人精神好了些,便同她略說了幾句,探聽了想要吃些什麼東西,便出門去跟丫鬟們商議著做。

正才吩咐好了,又有個丫頭來到,報說:“姑娘,有淩府的淩大爺來探望太太。”

原來唐夫人病的這段時候,自也有些昔日跟唐府交好的人家來探望,卻都是懷真裏裏外外照應著迎來送往。

唐府這些丫鬟們因見懷真一心照顧唐夫人,又是這樣溫柔的性情,雖生得柔弱動人,但行事又偏極認真明白,因此從不肯小看她,漸漸地府內各種事宜,都也唯她馬首是瞻,隻當是府裏的“二小姐”看待罷了。

懷真聽了丫頭的話,知道是淩景深來到,便點頭叫請。

頃刻果然景深進門來,懷真早就避開,隻讓小丫頭領著他,進內去見唐夫人罷了。

景深跟唐夫人略說幾句,因是病人,不敢久擾,隻說了幾句寬心的話,頃刻就退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