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懂得寬容,學會忍讓(1)(2 / 3)

年輕人向警衛解釋:“我不是學生,我是要送一整車的書到七樓辦公室,這是你們學校訂的書啊!”可是警衛一臉無情地說:“不行就是不行,你不是教授,不是老師,不準搭電梯!”兩人在電梯口吵半天,但警衛依然不予放行,年輕人心想,這一車的書,要搬完,至少要來回走七層樓梯二十多趟,會累死人的!後來,年輕人無法忍受這無理的刁難,就心一橫,把四、五十捆書搬放在大廳角落,不顧一切地走人。

後來,年輕人向印刷廠老板解釋事情原委,獲得諒解,但也向老板辭職,並且立刻到書局買整套高中教材和參考書,含淚發誓,我一定要奮發圖強,考上大學,我絕不再讓別人瞧不起。

這年輕人在聯考前半年,天天閉門苦讀十四個小時,因為他知道,他的時間不多了,他已無退路可走,每當他偷懶、懈怠時,腦中就想起警衛不準他搭電梯被羞辱、歧視的一幕,也就打起精神、加倍努力用功。

後來,這年輕人終於考上某大學醫學院。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他也變成一家開業診所的中年醫生。後來,他靜心一想,當時,要不是警衛無理刁難和歧視,自己怎能從屈辱中擦幹眼淚、勇敢站起來?而那位被自己痛恨的警衛,其實是他一生中的恩人。

感悟與啟迪

對於來自別人的歧視和嘲諷,要用行動來證明自己。從某種意義上講,那些歧視、嘲諷你的人是你的恩人。

來自戰友的槍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支部隊在森林中與敵軍相遇,激戰後兩名戰士與部隊失去了聯係。這兩名戰士來自同一個小鎮。

兩人在森林中艱難跋涉,他們互相鼓勵、互相安慰。十多天過去了,仍未與部隊聯係上。這一天,他們打死了一隻鹿,依靠鹿肉又艱難度過了幾天。可也許是戰爭使動物四散奔逃或被殺光,這以後他們再也沒看過任何動物。他們僅剩下的一點鹿肉,背在年輕戰士的身上。這一天,他們在森林中又一次與敵人相遇,經過再一次激戰,他們巧妙地避開了敵人。就在自以為已經安全時,隻聽一聲槍響,走在前麵的年輕戰士中了一槍——幸虧傷在肩膀上!後麵的士兵惶恐地跑了過來,他害怕得語無倫次,抱著戰友的身體淚流不止,並趕快把自己的襯衣撕下包紮戰友的傷口。

晚上,未受傷的士兵一直念叨著母親的名字,兩眼直勾勾地。他們都以為他都熬不過這一關了,盡管饑餓難忍,可他們誰都沒動身邊的鹿肉。天知道,他們是怎麼過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隊救出了他們。

事隔30年,那受傷的戰士安德森說:“我知道誰開的那一槍,他就是我的戰友。當時在他抱住我時,我碰到他發熱的槍管。我怎麼也不明白,他為什麼對我開槍?但當晚我就寬容了他。我知道他想獨吞我身上的鹿肉,我也知道他想為了他的母親而活下來。此後30年,假裝根本不知道此事,也從不提及。戰爭太殘酷了,他母親還是沒有等到他回來,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來。請求我原諒他,我沒讓他說下去。我們又做了幾十年的朋友,我寬容了他。”

感悟與啟迪

以恨對恨,恨永遠存在,以愛對恨,恨自然去。如果用寬容的心態來對待事情,會把大事變為小事,甚至把壞事變成好事。

罵人後的懲罰

當父母第一次聽到他們四歲半的寶貝女兒莎莎,罵她的朋友“笨蛋”、“混球”,甚至還有“狗屎”時,他們感到非常的震驚。他們從不在家裏說這些話,所以他們實在想不通莎莎是從哪裏學來的。他們亂了方寸,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莎莎,不要罵人。那樣說話可不好哦!”莎莎每一次罵人時,媽媽都會這樣對女兒說,但似乎都沒有用。不久,莎莎跟父母說話時也開始用粗話,這使得她的父母不得不責打她,但莎莎依然沒有改掉罵人的惡習。

最後,媽媽試著用另一種方法:她開始在白天更細心地觀察女兒的行為,了解她什麼時候玩得開心。當莎莎和她的堂妹小雅一起玩過家家,為洋娃娃穿衣服時,媽媽說:“你們能乖乖地在一起玩真的是很棒!”但是當小雅試著要把莎莎的娃娃放在藍色玩具車時,莎莎大聲喊道:“小雅,你是大笨蛋啊!你明明知道那是我的車子!”媽媽立刻以很平靜的態度告訴孩子們,她必須把莎莎帶走。然後對女兒說:“很抱歉,你罵小雅笨蛋,現在你的遊戲將被暫停,等你準備好了,再出來和小雅玩。”

莎莎被隔離,媽媽規定她隻許坐在椅子上。幾分鍾之後,莎莎明白了媽媽所說的暫停的意思:當她罵人時,她的遊戲將被停止,沒有人理會她。這使她意識到,隨便罵人是不討人喜歡的。慢慢地,她罵人的次數就越來越少了。

感悟與啟迪

罵人是一種極不禮貌的行為,很多矛盾都會因罵人而激化。不要覺得罵人的話好玩就去學,要知道,被罵的人會很傷心,很難過,甚至會采取報複行動。

打破自習秩序的糾紛

一天早自習,老師剛走到班教室門口,就聽到教室裏氣氛不對,原來兩個孩子正在扭打在一起。看見老師,兩個孩子都停下了,但雙方都瞪著眼睛,扭著脖子怒視著對方。老師平靜地說:“請同學們抓緊時間學習,你們倆和我去辦公室。”